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华侨的爱国之心和拥有的财富、经验及在海外的影响力,帮助祖国和家乡改变了落后面貌,他们是祖国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著名爱国侨领林文镜8月8日在“2005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简称“华创会”)武汉论坛的发言中,以自己回故乡福建创业18年取得巨大成功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个问题。
同时,他希望中国各级政府应继续重视做好新一代华侨的工作,以切实有效的工作鼓励新侨发挥作用。
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该刊记者刘利君对林文镜先生的专访。
三个“五年计划”
1987年初,林文镜回到家乡福清。在此之前,他长期捐赠家乡,一心希望家乡由此富裕。但是,他发现,当时,福清除了自来水厂和农机维修厂外,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一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3亿元人民币,在全省63个县里排在第58名。
林文镜深切地意识到,光靠捐赠无法让家乡脱贫,应当变“输血”为“造血”。于是,他提出要送给家乡一部“造血机器”,这就是要在家乡办工业区。于是,他制定帮助家乡脱贫制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用5年时间帮助家乡工业产值达到5亿美元。
他利用自己长期与台商合作建立的人脉资源,先后近百次自费前往台湾招商,并由个人无偿出资组织了近800个台湾工商考察团来家乡考察投资,同时他捐资修马路,建引水工程,将闽江水引到福清,建程控电话,建星级酒店,一个人默默苦斗,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年工业产值突破5亿美元。
之后,他又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即让福清工业产值突破50亿美元,亦如愿实现。
接着,他又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即争取年工业产值达到500亿美元。要完成这个计划,需要大的载体,他在寻找新载体中发现了可建世界级大港、世界级营运中心、现代化临港重工业城的江阴半岛。
他捐资为江阴半岛开发做勘测、评估和规划,最后证明这里能建上百个3万吨至30万吨的深水码头,且有近500平方公里的宽阔腹地可建世界级的运转中心和大型临港工业城。更为可贵的是,这里与台湾多个城市的航程都在10个小时之内,而台湾现有港口已超负荷运转,又没有资源可建新的深水良港。江阴港完全可以成为海峡两岸共用的一个大港,这不但对闽台两地经济发展有利,而且还能密切两岸交往。
为了更快地开发江阴半岛,林文镜率先与新加坡港务局合作,在江阴投资建了第一个5万吨集装箱港区,建成当年就有收益。目前包括江阴港区在内的福州港已成为全国第十大集装箱港口,同时,他还联合台商,在此投资50亿美元建一个重型工业企业。
江阴半岛的发展前景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福建省政府所做的规划中,2020年前,江阴半岛将建成海峡西岸最重要的现代临港重工业城。目前,江阴半岛已吸引投资200亿美元,正在开建的5万吨以上码头就有3个,还有50多家大型企业正在建设中,有些已建成投产。
“第三个‘五年计划’依托江阴半岛的大开发推进迅速。”林文镜高兴地说。
去年,福清市工业产值已突破65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0年,福清市工业产值可达到500亿美元。
引领新侨合理投资
林文镜在家乡推进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很痛心地发现新侨资金大量流失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大量公民出国,其中留学人员58万,在海外形成了一支不断壮大的新侨队伍。近年来,新侨中学成回国创业的达15万。许多新侨进入大学、科研院所,在相关领域中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还有许多新侨直接回国投资创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各地60多个创业园中,新侨创办的企事业就达5000多家,年产值逾人民币100亿元。
新侨在国外人数极大,仅在福清市就有30万之巨,在福州高达百万。许多新侨因为没有拿到侨居国永久居留权,也不像老侨那样在海外有家族产业,再加上赚得的钱不多,在海外投资很难,因此,多数都将海外赚得的钱寄回国内。
“以我的家乡福清市为例,每名新侨每年至少寄回1万美金。但家乡亲人因为不懂投资或者根本没有投资意识,多数把这钱用来盖房子、建豪华坟墓,或者是吃喝玩乐,挥霍一空。”林文镜说。
当林文镜知道福清新侨已被挥霍浪费的资金在百亿美元之上后,他有了很沉重的失职感。因为福清在海外百多万新老华侨选他当世界福清人联合会领导,他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
他知道如果能让这些新侨在祖国建立企业,他们就能源源不断地将在海外拼搏的钱送回国内,祖国可以用这些钱建设急需的项目,新侨也可籍这些项目创立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投资事业可以把新侨们的心与祖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成为促进祖国建设和统一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于是,林文镜不断呼吁新侨们联合起来投资创业。“我现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领、集合新侨资金参与中国建设,让新侨资金在造福祖国中得到保值增值。”
由于大多数新侨个人拥有的资金数额较小,约10—20万美元,在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要获得大的发展机会是有困难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林文镜提出了鼓励、吸引新侨把小额资本集中起来投资的新思路,计划将新侨的小额资本联合起来共同发展。他通过自己率先投资、在成功后向新侨做推介和出钱完成项目评估后无偿转给新侨等方式,引领新侨按自由组合等方式投资实业。
他用4年时间,号召近千名新侨带着50多亿资金参与江阴半岛大开发,为新侨集合资金参与祖国建设,并在造福祖国人民的过程中得到保值增值提供示范。
林文镜说:“过去,我们的老一辈华侨是因为在家乡穷得活不下去并以为家乡没有什么资源可利用,才到海外奔命。有了江阴这个偌大的资源和投资宝地,以及这么多的好项目,我们现在的新侨们大可不必到海外冒投资风险了。”
接着,林文镜又带领新侨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在3年里,他集合约200亿的新侨资金,带着近万名新侨投资重庆,为重庆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根据重庆市领导的最新统计,目前在世界各地的新侨资金约有数万亿美元,如果不抓住就飘走了,这样既使祖国建设失去一批宝贵的资金,也不利于通过经济载体使新侨与祖国联系越来越紧密。”林文镜说。
在林文镜引领新侨投资重庆获得成功后,全国各地有很多省市都希望他带着新侨去那里投资。林文镜表示:“引领新侨参与祖国建设,是于国于民于新侨都有好处的一件事,也是我此生将竭尽全力去做好的一件事。”
政府要采取办法吸引新侨资金
福州有新侨100万,林文镜以长期以来奉献家乡树立起来的影响力和他自己事业成功所带来的号召力,可以引领福清和福州新侨参与祖国建设,但是全国各地新侨数以千万计,新侨在世界各地有数万亿资金,如何集合起更多新侨资金投入祖国建设,这是林文镜个人即使竭尽全力也做不到的,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来担当起这个重任。
“这样一个大问题决不是简单地在口头上表示关心和支持就可以解决,需要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统筹考虑,切实找到一个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林文镜向官方提出了一个如何解决新侨余资的出路问题。
他认为,政府应当以创业机会留住华侨,让华侨觉得家乡是他们投资创业的宝地,而不要让华侨觉得他们与家乡的关系就是捐钱的关系。“一些基层政府现在对华侨最希望的就是捐钱,不愿意他们回乡投资。因为华侨在家乡投资,需要地方政府服务,而华侨如果仅仅是捐钱,捐完就走,麻烦少。所以华侨一回乡,基层政府就找上门来,让他们捐款,搞得很多华侨都不敢回来了。政府应当想办法让华侨在家乡投资,因为这是造血,这能保证家乡真正富裕下去。”
林文镜在华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回乡投资18年,办了工厂、酒店等各种企业,每年他向国家交税都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而且每年在他企业工作的人多达50万。“如果是捐款,我要捐多少钱才能保证每年养活50万人?又有几个华侨能做到每年捐款5亿元?政府要先让这些华侨在家乡养鸡,帮助把这些鸡养壮养大,再让这些鸡源源不断地下金蛋。”
林文镜认为,政府要及时宣传华侨帮助家乡脱贫致富的成功模式,以给更多华侨以示范作用。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华侨帮助家乡的模式,如林文镜在家乡18年默默耕耘,创造了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福清模式”,这些经验可以很好地推介给华侨华人,让更多的华侨华人也这样做。
林文镜说,华侨回乡帮助家乡脱贫致富,是要舍弃许多个人利益,这种牺牲有时是巨大的。各级政府在政治上应当更加关心华侨。
此外,要吸引华侨回国创业,亦要给投资创业的华侨以优惠政策,特别是提供优惠给新侨,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回国投资。
林文镜以重庆为例,他说:“那么多福州的华侨跑到重庆投资,除了重庆侨办服务好之外,政府给予华侨政治上的鼓励和地价上、土地供应量上的诸种优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能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就能吸引更多华侨参与祖国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