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可能将减少与华合作的战略成份而增加事务性合作成份,甚至可能提升对日、印政策的份量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用二战后德国最大的危机来形容这几天德国政坛的情况,恐怕并不过分。周日德国大选结束当晚笔者恰好抵达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从电视上看,发现无论是施罗德还是默克尔都信心百倍,声称必将入主柏林总理府,但几天已过,随着胶着状态的延续,施罗德大势已去、默克尔政治前途未明的态势似乎渐渐显露出来。虽然预测鹿死谁手尚为时过早,但德国对外政策将出现微妙变化,则几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德国政坛三种组合模式
笔者这样说,是因为撇开重新举行大选这一最坏可能,从理论上说,未来的德国政坛分别有三组“联合政府”模式:一、基民盟、自民党和绿党的“黑-黄-绿”组合;二、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的“红-黄-绿”组合;三、基督教民主联盟与社会民主党组成所谓的“大联合政府”。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情况来看,自民党和绿党无疑成为两大党分别争夺的抢手货;至于“大联合政府”,虽然从民主政治的意义上说,或者从德国战后的经验看都是较坏的选择,但依然不能排除这一可能性。
基民盟、自民党和绿党的“黑-黄-绿”组合,关键问题在于绿党是否愿意放弃选前做出的不与基督教民主联盟联合执政的承诺;而社民党、自民党与绿党的“红-黄-绿”组合,则取决于自民党是否愿意与社会民主党联合执政。实际上,在自民党和绿党之间,政策上的分歧并不明显,所以只要绿党愿意拉得下脸面,这一组合的可能性最大;相反,倒是自民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的政策分歧较大,所以被人看好的几率不大,但施罗德并未放弃最后努力,因此至今不愿轻言放弃。
社民党若留任:影响力将受到牵制
设想,若施罗德最后成功达成“红-黄-绿”组合(实际上这一可能性从目前来看已经不大),那么由于新政府中夹杂了自民党,因此虽然德国对外政策的焦点不致发生重大移位,但届时德国外长必将由目前绿党的费舍尔换成自民党的格哈特(费舍尔已明确表示若自民党参加新政府,他将辞去外长职务),施罗德与格哈特之间在外交政策上如何互动,尤其是格哈特对外政策理念相对保守,因此施罗德是否将继续坚持原先对华政策的内核,将被打上问号。
即便出现所谓的“大联合政府”,鉴于基民盟得票率高于社民党,因此总理职务可能由默克尔出任,社民党在联合政府中的影响力将受到牵制,德国对外政策也势必出现向基民盟立场倾斜的趋势。
默克尔上台:德美关系将大幅修补
若最后默克尔上台组成“黑-黄-绿”政府,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德国将在修复欧美关系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德美之间将加强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和对日政策协调;而作为欧盟内部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德国的这一对外政策取向,势必对欧盟对外政策构成重大影响,一段时间来欧美接近的趋势将更为明显。
除了修复对美关系外,德国可能将暂时放弃加入争取“入常”的努力,联合国的“四国俱乐部”可能面临解体;在亚洲政策方面,德国可能将减少与华合作的战略成份而增加事务性合作成份,甚至可能提升对日、对印度政策的分量。在促使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方面,鉴于基民盟一贯的反对立场及其亲美立场,相信德国在这方面将出现大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