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升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薛涌的文字海归运动正方兴未艾。除了密集地出现在各大精英报刊上外,去年的7月,他出版了处女作《直话直说的政治》,今年7月,《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又滚烫出炉,而这已经是第五本书了。这种喷薄而出的状态因为挑战了国内写手挤牙膏般的文字生产能力,被认为有“灌水”的嫌疑。该指控显然使薛涌产生了一种文字阉割焦虑。在《美国媒体的高产》一文中,他以美国专栏作家布鲁克斯为例,解释为什么文章的生产不同于人口的生产,多生超生不必然就质量低下。布氏开专栏、上电视、著书立说,什么都不落,其讨论的问题也是无所不包,似乎地上的事情他全部知道,天上的事情知道一半。可就是靠着真知灼见,他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力,影响甚至超过一流大学的教授。薛的辩护是可以成立的,数量高不必然就是胡说乱写,当年为了糊口,巴尔扎克每天必写三四千字呢!看来,要证明薛涌灌水,还需要别的证据。
经济学家熊彼得曾有一个说法:所有的政治都是精英政治。今天的美国社会正在雄辩地论证着熊氏的洞见。如今统治美国的人不是出身高贵,就是有常春藤名校背景,小民百姓几无任何机会。在美国,新精英集团正在崛起,而精英们通过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不断复制新的精英,绝对的竞争优势已经偏向,非精英阶层很难再向他们挑战了。社会贫富分化也正在加剧,曾经被视为美国精神的机会均等,已成了明日黄花。薛涌试图去分析的就是这种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
全书分为四辑,回答了两个问题:美国的精英是什么样的?美国如何培养精英?“硬美国”“保守主义时代”“故人传”三辑是回答前一个问题。薛涌分析了各类精英,政治精英如布什父子、克林顿、凯南,文化精英如电视新闻网大牌主持丹·拉瑟、科佩尔,公共知识分子苏珊·桑塔格,剧作家阿瑟·密勒。介绍其人,其事,其观念,其格局。
“美国的教育新贵”一辑针对后一个问题:如何培养精英?这些文章和作者前段时间出版的《谁的大学》一书构成了互文关系,只是如今谈得更加深入。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精英。在美国,精英子弟上名校,读人文学科,追求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由此美国的劳工阶层被精英阶层远远甩在身后,并永世不得翻身。国人接受这些观点应该并不困难,也就是传说中的“知识改变命运”嘛!
薛涌曾非常难得地自谦“写的是报屁股文章”,但本书却展现了他试图延长这些文字寿命的雄心——要写得“耐看”。如果你看到诸如这样的开头:“我已经在大学里教了一年书了,但仍然感到难以理解我的学生”或“圣诞节前,女儿的学校开家长会”,那一定要读下去,那里面有作者的日常生活,是草根的,最耐看。而薛勾勒的美国形象是多面相的、丰富的、矛盾的、流变的,费解的,有时如天使,有时像魔鬼。我的阅读感受是,本书比《直话直说的政治》深刻,比《右翼帝国的生成》好读,并且有些观点如果薛涌不说,没有人可以贡献。他的确还在提高。
我还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薛涌的笔下建构了一种人文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二元对立,前者有创造力、想象力、人文价值、艺术品位,能养成学生的领导才能,后者却常常只是手艺的传授罢了。最典型的文章就是那篇《管理泡沫:MBA的社会史》。一个神话般的专业在美国已经呈现泡沫状,美国顶尖商学院的MBA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更不要想迅速成为管理精英。美国如今已经从“管理时代”走向了“创造时代”,MBA的训练因为“玩虚的”,没有真本事,不再被大公司信任。耶鲁的学生也不再热衷于进商学院,选历史专业的倒高达15%左右。他们是未来领导美国的精英,这个训练将使他们具备应付未来所需要的素质。这些当然都是事实,但我感觉薛的文字背后似乎有一种可以称为快意的东西在弥散。以我的小人之心来度薛涌之腹,这是否也是作者在用话语来对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进行复仇呢?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专业的学生出路逼仄,即使你贵为名校博士,谋到一教职几乎就是好工作了。而在文字的世界里,史学的训练却可以使你通古今之变,善雄辩,笔如刀。笔者也不幸为一历史学博士候选人,听多了身边傻博士们的唉声叹气,读到薛的文字,也有快感阵阵,仿佛这亦是中国的真实图景。
薛涌的第六本书会是什么?他是否担心庞大的产量会制造读者的餍足效应?他能否如他每次都得洗耳恭听的美国专栏作家布鲁克斯一样,拿得出一本有巨大影响的学术著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