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新闻频道 > 综合 > 56民族·56华诞 > 最新消息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

时间:2005年09月27日18:00  来源:齐鲁周刊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 
纳西歌舞之家,和文光一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第一部分:照片

  纳西古乐:宣科创办的纳西古乐堂里,每天晚上都要上演一个半小时的古乐。被称为活化石的纳西古乐只占了大约1/4,大部分内容倒是些“春江花月夜”之类的传统音乐曲目。(配于的《纳西古乐》一文)

  卖东巴文纪念品的小铺:在喧闹的丽江古城中,这个经营东巴文字雕刻纪念品的小铺保持着一份清静。年轻的老板是纳西族,他说,经营这些东西不仅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在采访他的十几分钟里,他连续接到的几个订货电话,看来,他的生意并不像他所说的很清淡。

  全家合影:和文光一家非常喜欢我们的三菱车,主动提出要在车前合影。左起女儿和秋香,母亲肖汝良,二弟和文荣,四弟和文亮,和文亮和妻子和国芳。还有几个没有进入画面的:儿子和秋实现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功读声乐本科,父亲和富华及另外三个弟弟生活在纳西歌舞之乡塔城乡。

  纳西歌舞之家:不管有没有游客,每天认真地排练纳西歌舞,是这个家庭必备的功课。(建议把这张照片做主打照片,放大一些)

  和文光:每当有客人来到“纳西歌舞之家”,和文光总会声情并茂地唱起自己的音乐作品《阿普三多请你来》。

  唱歌的老奶奶:葬礼上,老奶奶唱了一首又一首,累了就坐在火塘旁休息一会,然后接着唱。第二天,儿子和文亮告诉我们,妈妈唱了一通宵,最后没有一个人能与对歌。(配于德清的《哀歌》一文)

  纳西葬礼:(配于德清的《哀歌》一文)

  火塘:火塘是纳西人家最重要的议事场所。每逢家庭有重大决定,全家人都要聚在火塘旁商议。今天说的是女儿的婚事,看,女儿不好意思地趴在奶奶的膝上。

  于德清:于德清穿上纳西族传统的棕皮衣,摆出一副纳西汉子的造型。不过,我们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小白脸的这副打扮别扭。

  纳西古城水车:两位纳西族老妈妈从古城入口的两架水车前走过,这是丽江古城的象征。(配于的《古城印象》一文)

  东巴文字:和文光写得一手好东巴文字,他用指书给我们写道:“雪山千古秀,江河万代流”

  周刊合影:(如果用他们全家人在车前合影,就可以不用这一张了。)

  家庭博物馆:和文光倾尽十年心血建立的“纳西文化家庭博物馆”。

  第二部分:背景资料

  施晓亮/文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及西藏的芒康县也有分布,在云南有人口28万人。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创制于公元七世纪的象形文字,称东巴文,另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称哥巴文,但使用并不普遍。1 9 5 7 年,设计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纳西族人民由于同汉族的密切交往,多使用汉文。纳西族以从事农业为主,主要产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素有"植物宝库"之称。普遍信仰东巴教多神教,祖师为"东巴什罗",巫师叫东巴。特点:没有寺庙,没有教义,没有统一的组织,没有形成特殊的僧侣阶层,丽江一带信喇嘛教的红教,永胜一带信黄教,有不少人信道教、基督教。

  “和”是纳西族最大的姓氏,“木”是纳西族的贵族姓氏。

  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现在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亦称“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标记”。主要使用于宗教上,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有5 0 0 多卷,7 0 0 多万字,记载了古代纳西族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创世纪》是纳西族的创世史诗。它描绘了纳西族人民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歌颂了劳动和忠贞的爱情。这部史诗反映经过一场洪水灾难之后唯一活下来的从忍利恩与仙女衬红褒白相爱,与各种自然力和神怪作艰苦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历史。他们从敌对势力的代表天神子劳阿普那里带了种子、牲畜和家禽返回人间,建立家园,繁衍后代。史诗赞颂了纳西族最早的祖先从忍利恩和仙女衬红褒白的才智和大无畏气概。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的泸沽湖畔。 摩梭人保持以母亲为中心的大家庭,以及具有对偶婚特点的“阿注”、“阿夏”婚。每一个家庭由一个始祖母的后代组成世系,按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家庭共有,个人占有少量日用品,保持共同生产和消费的原则。家长主持大家庭的 生产和祭祀,无特权。崇拜女 神和女性生殖器。“阿注”意为“亲密的朋友”,无所谓嫁娶,不组织家庭。十三岁时男女分别举行穿裤子和穿裙子的成年礼仪式,属同一母系的严禁保持阿注关系。 (本刊“走进五十六个民族家庭”采访组将在采访中甸藏族、维西僳傈族和宁蒗彝族之后赴泸沽湖采访摩梭人,届时会给读者发回精彩报道,展示给您一个真实的摩娑人家庭)

  第三部分:

  走进纳西歌舞之家

  施晓亮/文

  一.一下子就找到了会唱纳西民歌的老太太

  在离开大理前往丽江古城前,山东老乡刘新民告诉我们,“鸟巴”里很多客人都到过丽江,说丽江有个会唱纳西民歌的老太太,七十多岁了,纳西族的传统民歌没有她不会唱的,嗓音比韩红还高,比宋祖英还美,而且通够现编现唱,与年轻人对歌三天三夜不重样。“纳西民歌快要失传了,全丽江只有这一位老太太会唱,人们都说她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珍贵。”

  这一信息让我们很兴奋。可惜新民只是听说,并不知道这个老太太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只听说她在丽江黑龙潭公园附近跟儿子开了一个饭馆,饭馆的名字也不清楚。

  现在想起来,我们跟这个“国宝级的”老太太很有缘,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到丽江,没想到一下子就寻到了。黑龙潭在丽江新城,公园附近有几个十字路口,我们向当地人打听这个会唱歌的老太太,连问几人都说不知道。最后,我们盲目地拐进一条看上去颇有些古风的巷子,走了200米左右,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块醒目的招牌:“走进中央电视台的纳西歌舞之家”,我和于德清几乎同时判定:“就是这家!”。

  果然是。这是一处典型的三房一照壁的纳西族农家小院,南墙照壁上写满了象形文字东巴文,照壁前一位慈祥的纳西族老妈妈在一架老旧的织布机前织着土布,院中央,几位身着纳西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正在排练着纳西族舞蹈勒巴舞。其中一位纳西汉子问明我们来意后,笑着说:“我们算是有缘,你们要找的会唱纳西民歌三天不重样的老太太就是我妈。”

  二.我们寻到了宝贝

  真正让我们大喜过望的还不是老太太,而是她的儿子和文光。

  跟我们打招呼的纳西汉子叫和文亮,是这个“纳西歌舞之家”主人和文光的四弟。听着他的介绍,我们开始细细打量这个纳西文化小院。正对院门的西屋挂着一块牌匾:“纳西文化家庭博物馆”,屋内陈列着纳西族传统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如桌椅、棕衣、纺车、木桶,马帮用的皮囊、马蹬、马铃;北屋是陈列室,里面几块精心制作的展板展示着有关纳西族文化的一些图片,还有十几幅东巴文书法作品;北屋和西屋之间的拐角处,是“纳西火塘”,招待来客的纳西民族风味小吃就是在这里制作出来的,游客还可以跟主人围坐在火塘前,体验纳西族人家的生活习俗;北屋和西屋檐下挂满了和文光十年来拍摄的纳西族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的照片;兼作门厅的三间东屋是“纳西歌舞之家”的吧台,吧台对面是一张巨幅的喷画,和文光一家四口的合影,背景是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的演播厅。

  和文光的四弟和文亮介绍说:今年5月26日,和文光两口子和一对儿女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全国妇联、国家民委、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欢乐家庭》电视大赛,母子同唱,父女共舞,以纳西歌舞鹤立鸡群,在一个半小时的三个板块节目中均获第一,一举捧得金杯,成为纳西族第一个走上中央电视台的家庭。

  和文亮还介绍说:我哥和文光是丽江民族歌舞团的编导,从事纳西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已经有十数年之久,我嫂子和国芳能歌善舞,被称为“纳西族的才旦卓玛”,他们的女儿现在是一名舞蹈教师,专门教授民族舞蹈,儿子则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声乐本科。

  从和文亮拿给我们的厚厚一叠剪报,我们大略知道了和文光的艺术成就:十数年如一日挖掘纳西民族文化,整理创作了《纳西迎宾曲》、《阿普三多请你来》等近百首纳西音乐作品,现在丽江流行的纳西歌曲,绝大部分是和文光的作品;纳西族独有的勒巴舞,也是和文光发掘整理出来的,他早在几年前就自发组织一只勒巴舞表演团,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发展成为丽江主要的文艺团体之一;他发表百多篇介绍纳西文化的论文、文艺作品,参与创作多部有关民族文化的电视专题片,远赴海南、昆明、上海等地担纲大型文艺演出的总策划、总编导......而更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位现任国际纳西学会常务理事、丽江东巴文化传习院常务院长的纳西音乐世家第三代传人,几年前的身份还是一介农民!

  正说着,和文光回来了。几句寒喧过后,我们就如老朋友一样亲切了。在北房厦檐下的小方桌前坐定,品着主人端上来的香茗和纳西族小吃,在和文光的娓娓叙述中,我们感到坐在对面的和文光真是我们意外寻到的一个宝贝。

  三.“对纳西文化最有发言权的人”

  谈到纳西文化,我们的话题自然从纳西古乐开始。一群被称作“活化石”会弹唱古乐的纳西老人,被媒体炒作得炙手可热。一谈到丽江,谈到纳西族文化,纳西古乐似乎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和文光的一番话却让我们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我不否认纳西古乐的价值,丽江今天的知名度,有纳西古乐的巨大功绩。但是,很少有人想过,纳西古乐虽冠名纳西,但它不是纳西族的文化,它是中原传入的文化,对纳西族来说,是外来文化。什么是纳西文化,我正在从事的事业,挖掘整理的对象,纳西民歌,纳西勒巴舞,才是真正的纳西文化。”

  “现在对纳西文化的宣传,似乎只有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其实,纳西族民间音乐、舞蹈以及民间传说等文化形式,更具社会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和文光直言“我是纳西文化最有发言权的人”。他的家乡是丽江塔城乡,那里是纳西族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有纳西歌舞之乡的美称,生于斯长于斯的他无疑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浸染,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近十年来,他一直在从事着纳西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虽然这份工作的个人化色彩太过浓重了。十年前,他在乡镇学校当副校长时,就组织了一只民间艺术团,挖掘展示纳西民歌、东巴舞、勒巴舞,规模达数百人,四处出外演出,弄得校长给他戴了顶不务正业的帽子。幸亏当时的一位县领导慧眼识才,把他抽调出来从事文化工作,使得他如鱼得水,他那支民间艺术团也被招安成为正规军,在丽江乃至云南省内颇为轰动。在调入丽江民族歌舞团后,他的工作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佳作连连。近几年,他进入了创作的高产期,几十首纳西民歌被云南音像出版发行,《梦中的香格里拉》《纳西迎宾曲》等成为云南人民喜爱并广为传唱的歌曲。

  除此之外,和文光还在从事东巴文的研究,用照片记录纳西族一个个即将消逝的场景。他做的事多而杂,但无一不与纳西民族文化有关。

  他的烦恼也离不开纳西民族文化。十年来,他为创作、挖掘、整理纳西民族歌舞艺术几乎竭尽了全部财力,在他创作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挖掘整理的勒巴舞被政府大力推广的同时,他却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一位慕名前来拜访他这位大艺术家的香港文化商人在看到他与妻女挤在歌舞团的两间旧房子的窘迫场景时,忍不住流泪。

  这些他还能忍受。有些是他所接受不了的,为更好地推广纳西民族文化,今年上半年他筹办了“纳西歌舞之家”,但财力所限,他只能选择这个离丽江古城较远的地方,而古城内到处充斥着酒巴、假古董、壮阳药等与纳西文化无关的东西。他说:“离开了纳西文化,丽江古城就只剩下老房子了。”可是,他的声音太微弱了。

  四.儿子原来崇拜刘德华,现在崇拜他老爸

  相对于烦恼,和文光的快乐还是多一些。十多年来,他无偿教授的学生多达数百名,很多人如今在文化领域颇有建树。从一个农民成为目前颇受尊敬的文化名人,他说,“我是民族文化最大的受益者。就说在中央电视台的那次吧,其他几个参赛家庭都很棒,只是因为纳西族文化太精彩了,人们才把荣誉给了我和我家。”

  他的妻子和国芳也是生长在塔城乡的歌舞天才,会唱很多民间歌曲,她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

  最让他欣慰的是一对儿女。“儿子和秋实就是唱着我写的歌考上昆明艺术学校,又唱着我写的歌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原来他特别崇拜刘德华,会唱好多流行歌曲;现在他说最崇拜的是他的老爸,他明白了,只有民族的,才是最有价值的。”女儿秋香从小就让爸爸很欣赏,她乐感好,好学上进,现在是丽江职业中专的舞蹈教师,在歌舞编导方面很有天赋,丽江很多有影响的歌舞都是她创编的,目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纳西音乐史诗《白沙细月》改编成音乐舞剧。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现在她正准备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

  和文光还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私秘,他和五个兄弟是同母异父。五个兄弟都很敬重他,对他的事业也十分支持。五个兄弟中,不乏歌舞人才,这自然是从小受到能歌善舞的母亲的影响。在他最近刚出版的一盘VCD《丽江的歌》中,很多镜头就是出自他的家乡,演员多是他的兄弟妻女,演唱者除了他的学生,主唱者是他儿子秋实。

  五.最迫切地愿望是把母亲的歌声记录下来

  在我们采访的几天中,和文光谈得最多的是他71岁的老母亲。我们称之为奶奶。几天来,我们的耳畔时时响着奶奶的歌声,我怀疑奶奶就是为了唱歌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她一时不唱就会难受,无论做什么她都能用歌声抒发情感,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发编撰,织布唱织布的歌,舂米唱舂米的歌,做饭唱做饭的歌,手中什么也没得做了,她又会唱起那些过去在田间河畔唱的老调陈曲《栽秧调》《江边调》。

  和文光说:“我老婆会唱的歌还不及妈妈的百分之一。我妈妈唱的纳西民歌多得数不清,绝大多数歌子只有她一个会唱,她真是比大熊猫还要宝贵——大熊猫毕竟还有上千只,而我妈妈只有一个。我现在最r迫切的愿望是尽快把妈妈的歌整理录制下来,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嗓子一坏,后悔都来不及。可是,我现在财力所限,只能干着急啊!......

  第四部分:

  纳西葬礼上的哀歌

  本刊记者 于德清

  到达和文光家后不久,老和告诉我们,晚上他妈妈要被人请到葬礼上唱哀歌。这是纳西族的传统,在塔城乡最为流行,这样的场面丽江城里是见不到的。只是因为死者的女婿是丽江的老县长,也是塔城人,才来请和文光的母亲唱。由于歌的调子非常悲凉,除了在葬礼上,他们平时是不唱的,即使唱也不会让人拍照。所以很多媒体和采风的人都没有机会听到。我们可能是第一次真正拍到纳西族葬礼,并接触到纳西族哀歌的新闻媒体。

  我们于是让老和同死者的家属联系,晚上过去采访,老县长现在是丽江地区的民委主任,很理解民族文化工作,很痛快地答应了。

  现在,丽江县城只有和妈妈一个人会唱这种哀歌。和妈妈是纳西族有名的民间歌手,曾经连续三天三夜同人对唱。和妈妈都是即兴演唱,看到什么唱什么,插秧的时候唱《插秧调》,她舂米、织布、做饭也会编出不同的歌子来唱。老人一辈子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所唱的歌欢快的调子不多。老和他们六兄弟就是在妈妈哀婉的歌声里成长起来。

  晚上六点半天还不黑,和妈妈与她的四儿子和文亮被人家接走去吃晚饭了。老和说,按照传统,这个葬礼一般是边唱边跳一个通宵。他妈妈现在已经71岁了,不知能不能坚持下来。晚上,如果对方能请到同他妈妈对唱的人,那么可能场面会精彩一些。这样的人在他的老家塔城还有,在丽江他妈妈恐怕很难找到对手。

  丽江比山东偏西两个时区,所以到晚上七点半左右才黑天。葬礼仪式的就在天黑后开始。

  我们赶到死者家的时候,已经跪满了一院子的人,由两个人在台阶上领颂经文,下边跪着一群人随声附和。在北边堂屋的正门口,死者的骨灰盒覆盖着红绸,放在一张大的方桌上,前边点着数只明晃晃的蜡烛,下边出来屋门,是一张矮些的桌子,放着一个圆盆,里边几捆粗粗的香把冒着火和浓烟。颂经的人一手摇着铃,一手翻着矮桌上的经书。整个院子里香火通明,经声缭绕,仪式已经开始。

  现在进行的是仪式的第一部分,诵经。所诵的经文是佛经里的六字真言,“唵、吗、哞、叭、咪、吽”,领诵的是纳西族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叫做东巴。这一句经文必须在东巴的带领下诵完108遍,以超度亡灵。

  阶下的是死者的亲属,分别缠着白色和红色的头巾。缠红色头巾的一般是孙辈或重孙。在一片白花花的人群中,几个不时晃动的带红头巾的小孩非常醒目。死者是儿孙满堂的福寿之人,这个葬礼应是喜丧。通过这种仪式,纳西人的悲痛似乎得到了缓解,此刻死亡也许只是一个人生必然要经历的环节。

  颂完了108句佛经后,两个东巴老人站了起来,人群散开,天井中留下死者的三个儿子。老人开始对着他们朗诵东巴经文,他们搭着肩也跟着一块朗诵经文,并且有节奏地进退着。这是葬礼的第二个部分,通过直系亲属的声音,把死去的人重新唤醒,好参加后边举行的仪式。

  当人们散开,并开始往院子里堆积木柴的时候,我们的相机已经嗅到了真正精彩的部分就要开始了。篝火很快就燃烧了起来,人们拉着手在篝火旁围成一圈。和妈妈率领着女宾们,和文光与和文亮在男宾一边。哀歌主要是对死去的人进行赞美,同时也表达人们的哀痛之情。

  和妈妈用古老的纳西语开始唱了起来,女宾们随声附和,虽然听不懂,但是高亢悲凉的声音一下让我的心感觉一麻,像猛然遭受了电击。篝火熊熊燃烧着,烟雾在院子里歌舞的人们之间迷漫、升腾。和妈妈唱完,男宾们的歌声响了起来,苍凉和悲痛的从歌声飞到了人们脸上,化做泪水在篝火忽闪的影中流淌。人们一边唱着,一边手挽着手围着篝火有节奏地转着、舞着。在这群沉重的歌舞的人群之间,我们和手中的相机时时显示出一种外来的猎奇心态,游离于所有在场的纳西人和这个夜晚的主题。

  施晓亮和我都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主动撤离。

  第二天,和老四告诉我们说,昨晚他们跳了一个通宵,一直到第一遍鸡叫,最后请死者起来,洗脸,喝茶,看路,送行。

  第五部分:

  丽江,一个古城的彷徨

  本刊记者 于德清

  到了丽江之后,当地人对我们说,你们很幸运,再晚来几天,进丽江古城可能就要交很贵的门票,不是像现在这样随便了。据当地人说,丽江县政府正在讨论这么一个收费提案,可能再过一两个月就要实施了。

  听到此,我们不禁一阵感慨。试想在1996年这里发生在地震之前,谁人知道丽江?前后对照,丽江的命运真可谓因祸得福,翻天覆地。

  安顿好车马之后,我们便去看古城的夜景。因为对此也是早有所闻,人称丽江是高原水乡,景致不亚于苏州的周庄。

  丽江古城的建筑的确保存的非常齐整,清一色的木结构二层住房和石板街巷,给人一种古意尤存的感觉。不过随着丽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商业的繁荣,如今新华街、新义街和四方街等几条主街,已经全部都是营业铺面,虽然是近十点钟,游客仍然不少,而临河的铺面则几乎全是挂着大串红灯笼的饭店和装潢前卫画着中英文字符的酒吧,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古城的河水是从狮子山上的黑龙潭喷涌出的泉水。是的,丽江的河水很棒,即便是在夜晚也能看得出来,听得出来。但是我们也强烈地感觉到,丽江的河水也已经并不纯粹,一些俗艳的浮华污染了古朴的宁静。一路闲逛,我们被一曲美妙的民族歌曲打动,寻声而进,但见一身着艳装的女子在酒桌旁为客人唱歌。她自称摩梭人,然后很江湖气地招呼着客人喝酒。我们又眼看着一杯杯粉红色的酒灌进了她那曾吐出美妙声音的喉咙。少数民族、古城……一切在这里似乎都可以变成一块点石成金的商业招牌。

  在古城的书店中,我们买了几本关于丽江的书。有本叫做《被遗忘的王国》,作者是个叫顾彼得的俄国人。他曾在20世纪40年代参加了一个国际援华的组织“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辗转来到丽江,并在这里呆了10年。在顾彼得的笔下,丽江过去的大街小巷都响着叮叮当当打造铜器的声音,整个城市的心态仍然是平静的,居住在周遍的藏族、彝族、傈僳族的头人们也都把丽江看作享受安宁的福地。当时国民党中央政府曾强令丽江修通一条到大理下关的公路,但是那条路被纳西族的强权人士阻止了,最后又屡次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一条汽车公路的轮廓。那时纳西族不想要太多的西方文明,不想丢掉家乡这份安宁自由的福气。而他们并非不了解西方,他们的商人曾做生意到过印度和缅甸,与昆明有频繁的商业交易。他们喜欢那些外来的能令他们收益的东西,但是,他们又惧怕新修的大路会使外边的商业文明畅通直入,对本地的文化和传统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这种对自己文化传统的钟爱使纳西族把自己的古象形文字、古城和来自中原的古乐保存到了今天。但是当旅游发展起来之后,丽江已经不在是本地人的丽江。古城内的铺面十有八九是被来自外地的客商租赁,据城边玉河村的一位居民说,他们村的房子一半以上已经被外来人口租住。丽江富了,但是安宁和平静却没有了。

  在大理的时候,留给我们最深印象的是那位香港的工程师阿KING,他只所以最终离开丽江的原因是,一场地震,使得丽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关爱,震后房子更好了,汽车也有了,丽江人从几乎什么都没有到一下子几乎什么都有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冲击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就变得不太可能了。

  大理的一位朋友看到我们在内蒙拍的蓝天白云,说这给人感觉很戏剧化。而在丽江当雪山、古城都成为一种戏剧化的背景之后,我们不知道,这个城市的命运将是一出浮躁的喜剧,抑或是一出沉重的悲剧。

  第六部分:

  纳西古乐印象

  本刊记者 于德清

  纳西古乐会堂位于丽江古城新华路中段,坐西朝东,豪华而气派。我们上午从其门口路过,就慕名进去参观。

  及进门,但见售票处的桌台上摆着一本书《鬼才宣科》。宣科是纳西古乐队的队长,是他成功地把纳西古乐推介出去,炒作起来,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售票处没有人,桌上有个牌子写着,纳西古乐演奏会在晚上8:00--9:30举行。

  在通往厅堂的过道的左山墙上,帖满了纳西古乐会的宣传照片。多是纳西古乐会被国家领导人接见及出国演出的照片,每幅照片下详细写着被谁接见,与谁合影,在什么国家演出等等,宣科被江总书记接见的照片被放成巨幅灯箱片摆放在迎门厅正中。再往里走,通道的墙壁上还挂着多幅书法名家的字画,其中有数幅宣科的大幅画像十分醒目。

  能容纳二百多人的会堂内没有几个人,比较冷清,除了几个好奇的游客,见到的就是清理卫生的日常工作人员。我们后来找到具体负责的管理人员,得知宣科正在昆明,要见宣科是不太可能了。晚上的古乐演奏会他现在一般不出场了。管理员说,现在是旅游淡季,一级门票价格是50元,二级门票40元,三级30元,当天晚上的一、二级门票已经全部售完,三级的还剩下十几张,如不购买,过一会儿也就都没有了。施晓亮以记者身份上前交涉一番,得到特许,晚上可以免费进入会场自由拍片。

  晚上我们因为有事,迟到了半小时。进入会堂,看到大厅里已经座无虚,而且在两边还加了很多临时的坐席。我们没想到旅游淡季还会有这么多的听众,真想不出,旅游旺季到来,大街上都插不下一只人脚的时候,这个会堂里会涌进多少人,而门票的价格又会是多少?

  在演奏台上,光那阵势一看就知道是古乐。前排就坐的那几个老头,全都是雪白的长须,据说这几个老艺人,都已经八十多岁,他们本身都是很值钱的老古董了,更何况他们还会演奏已经在中原失传几百年的唐朝古乐。

  虽然宣科不在,古乐的演奏班底阵容看上去也非常豪华。男艺人头戴瓜皮小帽,着清代的马甲和长褂,女艺人则身着民族特色服装,戏台天棚上彩绘着太极八卦图,灯光打上去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氛围。

  尽管古乐的曲调悠扬雅致,但是报幕员的台词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一篇导游词,很不舒服;而且报幕的小姐一会儿介绍这种乐器,又一会儿介绍那位老先生,这种程式似乎在表明,纳西古乐不是奏给人听的,而是表演给人看的。最后,当演奏会在一片钟磬之声中结束之后,报幕小姐仍然不忘了把宣科介绍一番,同时向大家推荐那本关于他的书和有关CD、VCD。宣科在此刻成了一个不在现场但又当然存在的神秘人物。

  在舞台的幕后,记者见到了一位看场子的老人。他说,纳西古乐会的演出场地原来是在几条街外一个很小的院子里,1997年以后古乐火了,他们才搬到这里。而在以前,宣科刚组建乐队的时候,就那么几个老人,年轻人都不爱学。纳西古乐能从逆境中走出来,宣科功劳最大。纳西古乐为丽江扬了名,宣科也成了世界名人,古乐成了收益巨大的产业,宣科本人就拥有豪华的庄园......老人说着,敬仰羡慕之情油然脸上。

  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编审杨世光先生为和文光作五律一首

  题纳西歌舞之家兼赠和文光先生

  新翠塔城松,移依玉水龙,一方成大器,三代合奇宗;歌舞扬天海,文葩映雪峰,心裁凭独出,琼苑自葱茏。2001-11-10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纳西”,共找到432,098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链接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纳西族——走进纳西歌舞之家(09/29 09:42)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 [游戏]赚钱大亨财色兼收
    · 70年代的人能看懂的故事
    · 数千东欧女郎沦为性奴隶
    · 演艺圈里的性交易真相
    · 处女身份使我陷入尴尬
    · 再婚后成丈夫砧板上的肉
    · 网恋奇遇变态男化身美女
    · 老婆出差留下的神秘留言
    · 在女同事色诱中不能自拔
    · 我和大学女老师偷吃禁果
    · 两位美女与丈夫做爱经验
    · 在宾馆的床上丈夫的朋友
    · 丈夫设计把妻子捉奸在床
    · 少女自诉她们的第一次
    · 香港第一美女名模周汶锜
    · 舒淇三级女星到金马影后
    · 中央舞蹈学院性感黑衣MM
    · 不相信是越南性感女特工
    · [图]抓拍女生喝醉后丑态
    · [图]偷拍香港街头波霸MM
    · [图]蒋勤勤半裸写真曝光
    · [图]桑巴舞抓拍性感辣妹
    · [图]明星夜生活照片曝光
    · [图]"呕像"照片助你减肥
    · [图]女星性感美腿大比拼
    · [视频]飞机上调戏性感MM
    动漫性感MM图集
    · 游戏CG美女《黑暗圣经》
    · 搞笑春光大现“走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