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润)今天上午,一批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北京海洋馆。这就是北京海洋馆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长江濒危水生物标本展,将首次向北京市民展示目前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急需得到保护的珍稀水生物标本。
北京海洋馆将“长江濒危水生物标本展”设在了国宝中华鲟馆当中,因为它们都来自长江。悠扬的背景音乐中,二十多条在大展缸中安静游弋的中华鲟和近50件已经成为标本的水生动物遥相呼应,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中最珍贵的是一条3.4米长的白鲟原体标本。“这种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动物,仅在长江流域中生存,目前全世界仅剩十几条,属于准灭绝动物,在3至5年内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有些遗憾的是,由于白鳍豚的标本目前只有两件,因为担心被损害,所以此次未能引进,但展览中仍会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对其进行介绍。杨经理告诉记者,为了让展览更加丰富,他们还从辽宁化石博物馆借到了一件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华鲟化石,观众可以一边欣赏展览旁边大展缸中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活的中华鲟,一边了解这种珍贵动物千亿年前的形态。
从4月初号召全社会关注一尾受伤的中华鲟,到4月22日二十多条珍贵的中华鲟到北京海洋馆“安家”,再到今天的“长江濒危水生物标本展”,北京海洋馆的一系列活动正在逐渐向人们介绍更为全面丰富的水生生物生存状态和科普知识。据悉,北京海洋馆今后还将引进高原鱼类、洞穴鱼类等一般人难得见到的各种水生动物,目标是在2008年奥运会前将中国具有特色的水生生物进行比较完整地展示。
【推荐给: 】 【】 (责任编辑:潘若佳)
/图片: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请注意: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