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楚天都市报国内新闻7000元支架3万元卖给患者 医疗器械价格暴利惊人(2005-10-0105:03:15)新华社记者王阿敏《郑州晚报》记者张志颖7000多元钱的进口心血管支架通过医院卖给患者就是3万多元,120万元的彩超设备进了医院就可以标价280多万元。最近,记者开始在河南一些地方追踪医疗器械市场的灰色交易,调查发现医疗器械价格的暴利已经远远超过药价虚高。
怪也
一块小钢板为何这样贵?
15岁的李小林带着有夹板的护腰在病床上翻来覆去,此时,距做完固定脊柱手术才两周时间。父亲在李小林身旁翻看厚厚一沓收费单据:“西药费7000多,手术费加上麻醉费3500,那个国产的固定钛板加几个固定螺丝就要1.7万元,这是啥道理,我不信那么小一块东西就能值那么多钱?事实上,同李小林父亲一样不解的还有同院的三四个患者,他们都做了类似骨科内植入固定材料手术,均为自己体内被植入的小小钢板或者钛板昂贵的价格感到不可思议,而那些已经植入价值两三万元甚至更贵的进口钢板或者钛板材料的患者更是充满疑问。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有八成做过手术的患者对骨科材料或其他人体内植入器材高昂的价格持怀疑态度。他们质疑:这些钢板、螺丝钉、关节、血管支架为什么这样贵,要占去手术费用的一大半。它们是不是和药品一样,只要进了医院就要“升值”几倍?
惊
120万元的器械报价280万
前不久,记者对郑州几家医院进行了采访,要么被告知“实在对不起,很久不做此类手术,不知道这类材料为什么这么贵”,要么是“这里面的内幕太多了,也太黑了,我不能因为你砸掉医生的饭碗,所以无可奉告”。之后,记者以一家药品经销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与几家医疗器械经销公司联系,定购骨科器材“脊柱内固定器”。有三家公司向记者报价:同一规格的国产钛制“脊柱内固定器”价格分别为1200元、1400元、1500元一套,如果是国产不锈钢制产品则几百元就可以搞定。调查中,郑州市一家医院仓管人员透露说,医院进此类国产钛制脊柱固定器材从4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记者随后对在这家医院做手术的几位患者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所用的脊柱内固定器材花费却从6000多元到2万元不等。更奇怪的是,一位患者说,如果不是做手术的医生给他介绍产品,而是自己直接用医院的器材,花的钱会更多一些。9月14日,第十届中原医疗器械展览会上人头攒动,全国很多医疗器械厂家和各类人体植入器材经销公司云集一堂。身份仍为业务员的记者凭自己在医院里优秀的工作“业绩”,与十几位厂方经理和经销商谈起了业务。这些急于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医院的经理们面授机宜:如果向医院送,这数百种医疗器械都能以原价的两折至五折供货,保证有足够的利润“打通各级环节”。其中某彩超设备供应商竟然能将120万元的进口彩超给医院报价280万多元。事后,一位曾参加过医院招标的评标人透露,即使走投标的形式,这种机器进到医院里至少也能卖到250万元。展览会上一位卖中档骨科器械的经销商提供的钛制脊柱内固定器价格为1300元,他要求如果卖到医院则需要6000元。对为何不便宜点卖给医院的疑问,这位总经理竟然十分惊诧:“便宜的产品哪个医院会用?你是不是没做过业务呀!”
叹
巨额差价原被医生“吞下”
120万元的机器能卖到200多万元,其中的巨额差价都流向了哪里?人体植入手术材料的成本到底占最终医院或医生公开价格的几成?一位董姓医疗器械经销商揭开了冰山一角。他透露,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必须要经过医疗器械公司。拿骨科器械的钢板或钛板来说,从厂家到独家代理商,独家代理商再寻找区域代理商,区域代理商发货给省级经销商,省级经销商再成立各级经销商,各级经销商再通过对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器械科主任、医生等环节的打点,或者通过招标进医院,或者直接卖到患者手中。每经过一个环节,价格就要增加一个级别,结果就往往能高出成本两三千元到一两万元。举例说,一块国产钛板的出厂成本如果是1000元,厂家会根据各个环节的分配比例来给这个产品定零售价格,一般是底价的4至9倍,“这种定价法是圈内人人皆知的行规,不这样定价,一个产品都卖不出去”。记者发现,给医生的回扣能占零售价格的15%-30%。以零售价9000元为例,除了打点医院各方花去3000元外,如果直接“走现金”医生最高就能拿到3000元的“回扣”。
思
根本原因是医生待遇偏低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医疗手术材料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医生一心谋私利。近年来,媒体频繁报道医务人员收受医疗器械回扣案件,2004年浙江省瑞安市检察院查出瑞安市人民医院共有59名医务人员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回扣,回扣总额高达115万元,医生最高收受回扣17万元,而其骨科全科医生全部介入。在调查中,一位进口心血管支架的销售代表还爆出,一些知名医院的心血管手术医生一次做手术竟然给病人用了6个支架。因为这种支架从进口价7000元到医院时已经飙升到3万多元,用一个支架医生就能拿回扣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