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工业基础。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振兴装备制造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6月3日,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江南造船厂建厂140周年纪念日。为展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弘扬民族科学航海精神,9月9日,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青年报社等14家单位联合发起了“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参评船型范围: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或在我国境内建造完成的,具有正式船名或代号的船舶,船东国籍不限,船舶目前的状态不限;二是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以及航海事业、海洋开发、船舶工业发展等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或具有突出意义和价值的船型。
目前,评选活动进入第二阶段,由64位船舶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参选的102艘舰船(其中74艘民用船舶、28艘军用舰船)进行了评选,确定了20艘入围舰船(包括10艘军用舰船,10艘民用船舶)。本报将这些入围舰船的图片和有关资料予以公布,接受公众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十大名船,参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杯”有奖竞猜活动,赢得奖品。投票截止到11月10日,评选结果将于11月向社会公布(有奖竞猜情况请见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网站:www.csname.org.cn)。
“Iran Daiver”30万吨超大型原油船: 超大型油船实现“零”的突破
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设计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是我国首制的超大型油船。该船与国际上常规型VLCC相比,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即服务航速高、结构疲劳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全船的振动达到了DNV关于客船舒适等级的最高要求,等等。该船性能十分优越、建造质量极高,受到船东及船级社的一致好评。经专家鉴定,该船的设计技术水平与建造质量,达到当今国际上同类型船舶的先进水平。该船的建造成功,使我国超大型油船的设计与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打破了日韩等国对我国超大型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封锁,使我国大型船舶的设计建造能力由15万吨跃升到30万吨,创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 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零”的突破
该船的设计与建造成功实现了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轮(简称FPSO)建造“零”的突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新建FPSO数量最多的国家。渤海友谊号对世界FPSO技术的贡献在于首次将FPSO用于有冰的海域。该船机动灵活,已成功地用于渤海三个油田的开发。该船是获得奖项最多、最高的项目,是我国海洋工程具有标志性的项目。
“长城”号2.7万吨散装货船: 开创船舶出口新局面
该船为中国第一艘按国外规范设计,并入英国劳氏船级社级的出口船。它能通过圣劳伦斯航道,适于在美国与加拿大间的五大湖航行(大湖型)。该船型国内过去没有设计建造过,而在国际上有一定市场。该船的设计和建造促进了中国出口船舶设计工作的发展,从国内ZC船级转向英国LR船级,载重量从万吨级进入三万吨级,以设计建造优质的出口船打响了出口船第一炮,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资料,真正地闯入了国际市场。该船的设计建造成功吸引了一批外国船东。嗣后,香港长江实业公司、环球航运公司、汇德丰(集团)公司、意大利货船海运公司等外商与我国陆续签订了13艘同型船舶,贸易额达1.6亿多美元,开创了中国船舶出口的新局面。
“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轮: 奠定万吨轮建造基础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远洋运输业主要是租用外国船舶开展运输业务。因此建造自己的万吨级远洋货轮,被列为国家科学发展十年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船的建成引起轰动,浓缩反映了我国当时的船舶规范、设计、制造水平以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为以后我国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大批量建造奠定了基础。在“东风”轮上第一次应用了我国自己轧制的高强度船用合金钢板;第一次应用了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大马力大型船用柴油机;第一次应用了多种我国过去从未制造过的船用辅机、仪表等,说明我国造船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 第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
“勘探三号”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是我国造船工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性能优良,设备先进,安全可靠,达到了当时国际上同类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水平,同时具有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的入级证书,曾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度国家金奖、交通部“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建成后立即投入到东海油气田的勘探工作中,陆续发现了“平湖”等许多高产油气井,并曾创出当时我国海上钻井深度达5000米的纪录,为我国东海油气田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星”号PS30自控水翼客船: 中国水翼船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该船是一项集航空,造船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是有诸多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行研制的出口船舶,许多性能和技术都达到世界同类高性能船舶的世界领先水平。该船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水翼船技术已达到国际最新水平并开始打入高性能船的国际市场。该船的研制获得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8年科技进步特等奖。
“新大连”号5668箱集装箱船: 国内第一艘最大型集装箱船
该船是国内首制的最大型集装箱船。通过科技攻关,突破了国内船东订造的5668TEU集装箱船的关键技术,使我国首次进入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建造市场。它是国内第一艘5600TEU级集装箱船,由2000TEU级跃升到6000TEU级,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幅带动了国内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能力,使国内掌握了新一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关键技术,有利于站稳已有的集装箱船市场,扩大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经专家鉴定,该项成果达到了当前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该船获2004年度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向阳红10”号南极考察远洋综合科学调查船: 我国最大的科学调查船
自20世纪70年代末交付使用以来,该船多次参加了我国首次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和通信卫星发射试验,均圆满完成了任务。该船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科学考察船,性能良好,是我国最大的科学调查船,也是我国第一艘载有直升机的多功能大型综合性远洋调查船,而且是赴南极的科学调查船,适于全球所有海区使用。
“粤海铁1”号琼州海峡火车轮船: 我国的首创船型
该船是我国的首创船型,填补了我国造船史和铁路史上的一个空白。船型和线型、水动力性能、稳性及纵横倾调整三个主要的关键技术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同类型船舶的先进水平。
该船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并取得成功的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获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远望3”号航天测控船: 海上活动“科学城”
该船是一艘可以指挥测量控制卫星、飞船、潜地导弹的航天测量船,是一座海上活动的“科学城”。“远望”号系列航天测量船队设计、制造成功,使我国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之后,成为第四个航天测控技术大国。尤其是“远望3”号设计建造符合现行船舶国际公约,更利于我国进入航天技术的国际市场。
105舰“济南”号: 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后来又成为舰载直升机系统改装的试验舰,是我国驱逐舰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112舰“哈尔滨”号: 船舶工业上世纪90年代初最高水准
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该舰的服役,提高了海军中型水面舰艇的现代化水平,标志着船舶工业20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水准,为此后中国驱逐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67舰“深圳”号: 我国第二代驱逐舰
该舰是我国第二代使用蒸汽轮机动力的驱逐舰,确保了我国动力装置和舰艇建造的延续性,多次圆满完成出访任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
320号新型常规潜艇: 我国常规潜艇代的跨越
039型潜艇及其改进型号,标志着我国常规潜艇的设计和建造水准有了代的跨越,039型潜艇的服役,必将进一步增强海军实力,在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401号攻击型核潜艇: 我国第一型核潜艇
该艇是我国第一型核潜艇,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带动发展了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船舶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尖端水平。
406号弹道导弹核潜艇: 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
该型艇的服役,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战略性突破。该型艇参与的多次导弹发射试验,为我国建立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41号护卫舰: 水面舰艇现代化重要一步
该型舰是我国第一型同时具备舰空、舰舰导弹和直升机系统的护卫舰,是我国水面舰艇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东运615号补给舰: 流动的海上供应基地
该型船设有横向干(液)货、纵向液货和直升机垂直补给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伴随远航舰队,在航行中为舰队补给油水和其他物资,是一个流动的海上供应基地。
“纳莱颂恩”号护卫舰: 最现代化的出口护卫舰
该舰是我国出口护卫舰中最为现代化的一型,获得了泰国海军的高度评价,为我国军船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声誉,并使船舶工业积累了设计和建造先进护卫舰的经验。
“郑和”号训练舰: 海军单舰航程最远的舰艇
该舰是我国海军第一艘专用远洋训练舰,为人民海军培养了大量水面舰艇军官,自其1987年服役后,至1994年的仅7年时间里,该舰就航行了12万多海里,14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目前是人民海军舰艇单舰航程最远的舰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造船强国之路”,共找到2,13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