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由头:
中科院研究员党国英:中国人比欧美人更关心天下事
按我有限的知识和观感,我们中国人比欧美人要更关心天下大事。从乡间老夫到都市的出租车司机,都会有不少人能够对国计民生、道德文章这些衣食住行之外的事情议论风生。百姓自然是可以议政的,比如,9月27曾举行的个税听证会,就曾引起百姓的热烈议论;但是,百姓普遍热衷议政,也未必值得赞扬。
推荐参考:
正方:百姓热衷议政是好事情
现代国家的强盛,必然是以大众民主为政治基础,延展而来,大众民主的盛行,必然以大众政治参与得到满足为基础。将多数人排斥在政治过程之外,这种柏拉图时代就有的“精英政治观”,要么在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情况下,依靠宗教来实现,要么就是政治体制已经达到理想化境界,无懈可击而可以自动运转的情况下实现。显然,这两种情况在今天都不具备。百姓普遍热衷议政未必不是好事情!百姓多议,有议的途径,才说明社会正常运行。前不久的个税听证会,正是把问题摊开来让百姓热烈议论,各抒己见,以利最终科学决策的好例子。
反方:百姓普遍热衷议政需要警惕
过去我们在这方面的确有认识的误区,以为大家关心国家大事总是好的,其实很不一定。如果一个社会的老百姓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可能意味着这个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体制之下,这种情形都需要警惕。要消除百姓普遍议政这种现象,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的思路还是能够找到的。老百姓要议政不能去堵。要使议政行为在一种制度设计下进行。人们议政的热情是有差别的,可以在反复的活动中“发现”那些最具热情的议政人士,给他们专门的议政舞台。经过一个时期的磨合,也就会有专业化的政治家涌现出来,其他老百姓对政治的关心就会少些。
编辑点题:
在当前民众参政意识越来越浓的背景下,老百姓热衷议政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对百姓议政的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欢迎网友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