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我们需要解决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信报创刊号
不可能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绝对不可能。已经是2000年了,没有哪份报纸可以凭借区区几百万元的启动资金风华正茂。能够出生,就已经是个奇迹。奇迹总是在非常态条件下产生。让我们回到2000年9月底。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五层会议室。信报首次全体采编大会。座中多是一些从未做过新闻的或者从未做过报纸的生手。当时的总编室主任站在一角发言:“只好强行起飞了……”信报就此强行起飞。在信报之前,是《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三足鼎立;在信报之后,又相继有《劳动午报》、《京华时报》、《华夏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竞报》等杀入战团,一时间群雄并起,竞争真正进入白热化。可以说,信报开启了北京报业市场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报时代。信报创刊伊始是一周三刊,2001年4月9日改周五刊,直到2002年3月31日才变为日报。信报在五年里遇到了许多大事:7·13申奥成功,9·11恐怖袭击,中国足球出线,非典暴发,伊拉克战争……信报抓住了这些机遇,不拘一格,强势出击,发行量一再攀升,影响力急速扩大。信报在五年里也做过许许多多全新的尝试:今日发生、昨夜北京、新闻体验、新闻下落等一大批全新的新闻形式诞生了。因为前无古人,所以敢于创新。信报在五年里还策划过许多影响巨大的活动:寻找北京新榜样,百万读者植树,与百万读者一起飙车……这些活动的创意至今依然令我们激动。5年时光转瞬即逝,足迹里写满骄傲,成长中也经历阵痛。2004年10月,新任社长毕昆走马上任,并兼任总编辑。次年即2005年7月,来自《北京日报》的刘顺发调任信报总编辑。信报进入第五个年头,也进入了调整期。经过前四年的开拓和积累,信报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那么,过去我们的努力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则走了弯路,有哪些值得未来借鉴,下一步该怎么做?社长毕昆说,我们需要解决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一批新人加入进来。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思想,也带来了咄咄逼人的锐气。新人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思路将带来新的改变。从报纸内容到内部机制,一切积极的改变都在酝酿之中。这些,我们可以在信报进入第六个年头的时候逐步感觉到。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将是:信报新闻会越来越好看。“您今天看信报了吗?”在自身宣传上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信报,最近突然开始了立体的宣传攻势,这条广告语迅速挤进受众的视听。在即将度过五周年生日的时候,信报人已经开始这样自信地展望自己的未来。以及未来的未来。谁都逃不过时光的流逝,谁都一定会变老,不老的或许只有事业。老去的只是做事业的人们,而事业可以永远年轻。五年一挥衣袖,就让它成为过去成为永远;我们仍将执著于我们的事业和理想,继续前行,因为我们永远渴望更加灿烂的未来。未来我们总会老去;愿信报永远年轻。年度事件: “9·11”恐怖袭击这件事情实在无需过多解释。
年度骄傲:申奥成功信报一位申姓员工的儿子出生于7月13日,他说:“我的儿子叫申奥!” 年度影响:寻找北京新榜样这张照片来自一位编辑的个人珍藏,她曾经历那整整一个月的采与编,喜与悲。
再回首·信报元年(2000.10.9-2001.10.9)大事记2000年8月1日北京娱乐信报社筹委会正式成立,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2000年8月25日开始全员大型招聘。2000年9月22日举办第一次广告招商会。2000年10月2日至6日进行三天出报模拟试运行。2000年10月5日成功出版《北京娱乐信报》试机号。2000年10月9日《北京娱乐信报》创刊号面世。2000年10月29日成功出版“新世纪,咱们的好日子”元旦特刊。2001年4月3日与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密云县委合作成功举办“护生命之水、建绿色家园”万名信报读者植树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踊跃报名参加。此后,信报又连续成功举办了种植“信报林”活动。2001年4月9日增刊改版,每周五期。2001年4月18日至5月18日推出“寻找北京新榜样”大型系列活动。2001年5月18日1路、4路共110多辆公交车被冠名为“信报号”,驶入长安街。2001年7月1日成功出版建党80周年专刊,出专版,出专栏,把建党80周年报道推向高潮。2001年7月13日至14日制作申奥特刊,成功发行号外12万份。2001年9月12日报道“美国遭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当期报纸最早上市,单期发行量突破35万份。2001年9月28日出版68版“十一”特刊,形成了新闻与消费手册相结合的版面格局,并首次出版豪华版。2001年10月7日当晚出版“国足出线”号外。2001年10月8日出版中国足球队出线专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