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士认为选美违反教义
2005年度“英国小姐”选美大赛决赛于当地时间9月3日在利物浦举行,18岁的阿富汗裔佳丽哈马萨·科希斯塔尼大放异彩,击败39位对手,摘下“英国小姐”的后冠。
两名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姑娘吸引了英国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也惹出一番争议。对于她们参加选美这件事,有人赞赏,有人反对。但宗教人士认为选美这种活动严重违反了有关教义。
反对者——“那是非法的”
年长的宗教人士哈希姆·苏莱曼却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坚决反对选美的立场。苏莱曼认为女性绝对不应该在这个比赛中有任何的参与,因为“那是非法的。比赛中的女人总是穿得非常暴露,而女人身体可以露在外面的部位只有脸、手和脚。”
当英籍伊拉克姑娘萨拉·门德伊赛前成为夺标呼声最高的选手时,苏莱曼说:“我希望这个姑娘立即退出比赛。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她的父母允许她参加比赛是怎么想的。”
苏莱曼的观点赢得了其他一些宗教人士的支持。一宗教协会的主席阿克巴尔·阿里表示,赢得这个比赛将被很多人看作是打破宗教禁律的第一步。
支持者——比赛是“多元”的
针对这些指责,比赛发言人说,“英国小姐”比赛是多元文化的,非政治性的。持有英国护照,年龄在17到24岁的女性都可以参加。
面对反对者的声音,最终夺冠的科希斯塔尼对《卫报》记者说:“我从来都没想过要退出比赛,我不要让别人主宰我的生活。我不认为谁有权对我指手画脚,我也不会对别人这样做。”
“我可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所以他们也应该可以接受我的。我没有做错什么,”她说。
比赛组织者表示,尽管他们充分意识到此次选美的敏感性,但他们并没有在利物浦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事实上,类似的选美活动曾经引发过暴力活动。2002年“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原定在尼日利亚拉各斯举行,但由于当地宗教人士对选美大赛持有不同意见,加上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将选美大赛与宗教联系起来的文章,引起宗教人士不满,导致尼日利亚北部城市卡杜纳发生暴力冲突。冲突中有200多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约1.1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当年的“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不得不更换了决赛举办地点。
(据新民晚报)个人档案科希斯塔尼秀外慧中
科希斯塔尼会讲一口流利的俄语和波斯语,法语也说得不错。她在比赛中镇定自若的风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许应该归功于她丰富的表演经验。身高1.72米的她做过3年时装模特,跳舞技巧一流,还赢得过亚裔社区的选美比赛。
科希斯塔尼将代表英国参加今年12月在中国举行的“世界小姐”称号的角逐,如果胜出可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
门德伊会弹琴爱写诗
门德伊会弹钢琴,9岁开始写诗。她说自己的诗90%都源于真实的生活,写诗就是感情的释放。她写诗的秘诀是尽量多写,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例如随时把想到的可能用在诗里的词语或感觉记下来。15岁时她以一首主题为“每个人身上的明和暗”的诗进入了英国全国诗歌比赛决赛。
门德伊觉得参加选美很好玩,而且“那将是个增加人们对某些慈善组织的认识的好办法,如‘战争儿童’和‘乳腺癌研究’。”她表示,获胜意味着她有能力做更多好事。
冠军感言——妇女应抓住机会亮相
“当他们宣布我获胜的结果时,我觉得是我听错了。等了一会儿我才醒悟过来。”身穿母亲亲自设计、缝制的奶白色丝质晚装的科希斯塔尼这样表达她惊喜交加的夺冠心情。
科希斯塔尼的父母是阿富汗人,当年为避战乱逃到乌兹别克斯坦,在乌首都塔什干生下科希斯塔尼。科希斯塔尼9岁时,全家搬到英国。
父母的支持是科希斯塔尼登上冠军宝座的最大动力。科希斯塔尼说,自己的妈妈来自一个妇女长期受压迫的地方,这更让她认识到女人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时就应该最大限度利用这个机会。
“现在我家里人盼着和我一起去中国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她说。亚军感言——希望关注战争受害者
23岁的伊拉克裔姑娘门德伊虽然屈居亚军,但风头毫不逊于冠军。
门德伊的父母早年离开伊拉克去了阿联酋,门德伊就是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出生的。1983年,刚刚1岁的门德伊随父母移居到英国诺丁汉郡。
门德伊希望通过参加选美比赛加强公众对战争受害者的关注。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门德伊的很多亲戚都住在伊拉克。她说,她家亲戚中有好几个人因为战争造成的生活必需品匮乏而死去,她的姨妈两年前怀孕时因为生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去世,胎儿也没保住。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伊斯兰美女 选美”,共找到44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