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杰报道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3年整规计划出台,要求80%地区的税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系统实现信息系统联网运行。财税专家认为,这是国家积极税收政策的一个强有力信号,制度层面将不断完善,税收秩序将根本好转,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纳税的天平产生倾斜
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有两大怪现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前300名内居然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外资纳税百强企业的纳税总额几乎零增长。有媒体报道说,外资企业去年涉嫌逃税300亿元之巨,但他们得到的,却是稀缺的土地资源、超国民待遇以及非常廉价的劳动力,不少地区的″外资依赖症″过分严重,往往着迷于资本的魔力,付出的却是难以再生的资源,以及外资一旦撤出便留下的产业真空,后果非常严重。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本土企业的表现却让我们深深感动。以中国乳业的第一品牌伊利集团为例,它身处于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不具备垄断性产业的优势地位,2004年纳税却高达25461万元,成为唯一入选纳税500强的乳品企业,和可口可乐、雀巢和箭牌口香糖三家快速消费品企业共同并列入选,而伊利集团是这当中唯一的内资企业。
呼和浩特市有关方向出具的资料表明,伊利集团2000年以来,向当地累计上交税收超过13亿元,而身处同城的乳业第二品牌蒙牛公司累计上交3亿元。
伊利创造了两个奇迹
呼和浩特市国税局有关人士表示,“从1992年至今,伊利集团给国家累计上交税收超过27亿元,超过了许多企业上百年的贡献,创造了中国乳业一个奇迹,也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食品企业的表率。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有8家企业入选中国纳税500强,所涉及行业分别是钢铁、石油、煤炭、电力和烟草,只有伊利集团一家身处高度市场竞争的行业,这是伊利创造的第二个奇迹。”
在伊利集团的带动下,蒙牛、奈伦等品牌在内蒙古的土地上迅速崛起,乳制品行业成为呼市的支柱产业。该人士坦言,呼和浩特全市税收总额乳业占到三分之一,而伊利集团的交税额又占到了这三分之一的80%左右,连续多年成为呼市的纳税状元企业。
不仅在税收上,在社会公益事业上伊利也走在行业的前面。
自京城媒体10月4日、5日的连续跟踪报道之后,从河南来京讨生活的四胞胎的境况有了下文。
10月7日,伊利集团的代表给四胞胎送去5000元现金和两箱奶粉。今年刚满一岁的大宝四胞胎兄妹,由母亲和奶奶从河南农村带至父亲打工的北京,在街头“挣奶粉钱”。当忧心忡忡的一家人接过伊利集团捐助的现金及奶粉时,四胞胎的母亲许勤英很激动,她说:“很感谢大家的帮助,世上还是好心人多。”
原作者: 孙杰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伊利”,共找到899,26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