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在美华人约27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由于华人的聪明、勤勉和对教育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华人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最近,仅在政界担任中小城市市长的就有50位左右,这一态势使少数族裔刮目相看。
但是,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特别是在二战前,由于备受排华政策的影响,在美华人处在毫无地位的状态,更不可能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二战后,尽管美国政府收敛了排华政策,为华人参政提供了条件,华人中有识之士也不时呐喊呼号,可收效甚微,白人依然不欢迎华人,华人也不积极,甘当“边缘人”。直到20年前,多数华人对融入主流社会依然感到困难重重,华人参政议政寥寥可数,当市长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是,随着华人移民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华人素质的显著提升,逐步改善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
今日美国,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意识日浓。从不久前的美国大选可见,华裔不再当“边缘人”和大选的看客,华人从政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国会议员、州议会议员到州长、市长,处处都有华人的身影。布什上届执政以来,就任命了大约75名华裔官员,加上各州、市的各级行政官员,华人从政初具规模,其中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更是华人参政的佼佼者。如此种种,被认为是华人迈进美国政坛的新标志。不过,也应该看到,尽管华人参政越来越多,但在偌大的美国,仍然是寥若晨星,离华人在政坛崛起,进而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经有许多华人认为:“政治与己无关、从政是白人的事”、“白人不欢迎,自己也不愿干”、“搞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钞票重于选票”、“从政是苦差事”,甚至“到美国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不问政治”,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登上政坛,表明华人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参政议政的勇气,抛弃了长期存在的自卑心理和糊涂观念。当市长登政坛,对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在所在市区有居住多年的生活体验,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专业经验,有全心全意为所在市区各族裔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平时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了解周围环境特别是各的族裔的情况和诉求,才能被他们接受,取得他们充分信任和支持。在一个全凭自身实力、讲求实际的多族裔、多元文化的社会里,这是极不容易、很不平常、艰巨而光荣的事业。
越来越多的华人当市长,这一事实表明华人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华人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取得骄人业绩,也可以在科技、文艺、医学、体育等领域取得辉煌成果;不仅可以登上美国好莱坞和百老汇舞台当主角,可以步入美国科学院最高殿堂当院士,也可以驾驭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同样,华人还可以登上政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做市长到当联邦高官。毕竟中华民族是以勤劳善良、有志气著称于世的,我们中华儿女不管身居何处,都会排除万难,开辟新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0月11日 第五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华人”,共找到8,067,83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