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10月11日11:16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70分
孤寂的小孩子,意外地极速变老,于是遭遇许多人和事,不出一周便品尝了一生,本来大有发挥余地,但是导演的表现不够出色,多处浮光掠影。观众看刘德华的老年版造型,也许有趣。然而就电影本身而言,却很让人有心怀叵测的感觉。电影本意是童话,而且带有梦幻色彩,但是最终却不过是教条主义的仓促结尾。
小光有一些幼童式的主见,但这不足以支撑起平静的对待自己“成长”后的大人世界。以一个小孩子的眼睛去看,大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而且不善于沟通。当他变成大人之后,却很快熟练地操练起大人的话语系统,而且逐步理解成年人的难处和困惑之处。电影中的大人,各自有苦恼,有苦难言,有口难辩,让一个小孩子去救赎他们,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小光终于认识到积极人生,他以迅速衰老的生命,换回一种难得的、不能复制的人生经验,影响或改变其他人的庸庸碌碌,这是导演和刘德华的主观愿望,很美好;然而却经不起推敲。人生的困局和困顿,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形成过程无法像数理化证明题一样列出已知条件和答案,而现实人生也没有一定有效的公理可以解脱。鲁迅曾经有个题目“娜拉出走后会怎样”,再次同样值得追问,小光离开后,那些人会怎样?他们的灵魂如何纪念小光,或许将要忘却,因为他们依然会遭遇新的问题,而且只会比原来复杂。从本质上看,电影其实没有给出任何答案,也没有备选答案值得观众回味。
香港电影习惯于让主人公死去,这次也不例外。小光没有机会,在一日十年的速度之后,回到他的最初,他必须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代价。电影很不负责地,单纯将责任推给死亡。作为明星,刘德华付出了他的形象和想象,然而他本人的快意,实在不能挽救电影的断裂,导演只能无奈地求助于故事杂乱无章的发展,水獭祭鱼般的罗列友情、爱情、亲情和责任。其实,作为意外长大的“小子”,他的头脑和作为成年人的身体和社会身份,都应该有猛烈撞击的,惶恐不安和误会连连是题中之意。有可能是因为导演试图把电影控制在正剧的范畴,于是在丧失了喜剧和滑稽之外,也顺便抛弃了“真实的想象”。本来是一个充满偏执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说教分子,有着高人一等的道德观,人情世故的处理也很见成绩,那滴由冯小刚制造的可以直接跨越青春期的催熟药剂实在是厉害得很。通过跨越时空来说事,在香港电影圈,是UFO电影公司非常喜欢的一个套路,相对比《精装难兄难弟》,本片还有许多学习之处。
电影违反想象的真实,给了小光思考一生的机会和能力,他以孩童的智慧打败了、感动了、改变了其他成年人,前面说了,这很牵强附会,但对于观众自是一种吸引和诱惑。当电影最后,耄耋之相的小光与家人和解,在多次窥视自己家的树枝上,向后妈说心事说体验,打住了更多的思考。电影的主观意图是积极的,但是毫无疑问却有着意气用事的过程。本片是对正常人生的出卖,过程看似带有残酷的美好,实在是不堪重负。浮士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