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10月12日11:56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
航天员在训练过程中。(资料图片)
多年参与航天员心理选拔科研工作的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时勘说,“目前,由于飞行人数的限制,我们这次只有两人升空,其实由12人组成的六组梯队的成员,人人都是合格的。”
14名航天员是从初选后的1506名飞行员中层层遴选出来的,就全国人口来算,约一亿人中产生一名航天员。
太空静寂造成航天员心理焦虑
中国航天员大队心理教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芳说,我国选拔航天员,要求其必须具有如下特点:职业动机强烈,人品高尚,聪慧性好,学习能力强,情绪稳定性好,意志坚强,敢为果断,吃苦耐劳、坚毅有恒,承受力强,自我调节力强,人际相容性好,合作意识强,开朗,机智幽默。
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沈羡云研究员告诉记者,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太空中,密闭狭小的座舱、静寂无声的太空环境、规定好的交际方式、与地面有限的联系及失重所造成的不适感,使航天员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忧虑、厌倦、抑郁、思念亲人、人际关系紧张等。
“这种‘感觉关系剥夺’症状,会造成航天员心理上的孤独、焦虑和生理上的睡眠障碍。”时勘教授说,“人在高空中,首先是有一种对生命的不可控感,即使是训练最有素的航天人员仍然会体验到这种感觉。”
刘芳教练在评价杨利伟的心理素质时曾经说,杨利伟乘飞船在距地球数百公里的太空绕地球高速飞行,在整个航天的21小时中,心率基本保持在75~85次/分。飞船临发射前一分钟,心率还只有76次/分。在太空遨游、万众瞩目,又不能百分之百排除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他照样平静地熟睡,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在难得。
特别训练促两名航天员相处融洽
但是和杨利伟不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中两名航天员要在狭小的舱内工作和生活5~7天,他们之间的分工配合和睦相处,就成为“神六”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在“神六”航天员的训练中,特别加强了心理相容性训练,使小组内的两个人相处融洽、工作互补。
时勘教授说,在太空中的孤独感,可以促使两名航天员之间有“同命相怜”的感觉,进而产生相互依赖和合作,使他们在高空飞行时能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同时,两人在高空中,可以减少只有一个航天员时,易感受到的“感觉关系剥夺”症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两人之间的迅速有效合作,是太空飞行成功的关键。
沈羡云研究员透露,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在六年的朝夕相处中,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随着一次次的选拔,航天员们之间充满竞争,但是他们的团队和集体意识超越了个人冲动。在训练中,他们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在生活中,航天员家庭之间也互相来往,互相关心。他们甚至成立了14人的管弦乐队,一起排练,集体演出,促进心灵上的交流。
14名航天员组建管弦乐队
“在最后三组航天员中,哪组有幸成为‘神六’航天员,一锤定音的就是发射前的生理、心理状态和两个人之间的默契程度,也就是说,不管个人其他条件如何出众,只要其中一人心理状态不佳,或两人不能很好配合工作,都将与‘神六’失之交臂。”沈羡云说。据《望东方周刊》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