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人配合默契
费俊龙
讲述航天英雄成长的故事———
神六航天员费俊龙是江苏昆山人,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自小喜爱绘画的费俊龙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画师,却在20年前把自己的作品从纸上“绘”到了蓝天上,继而又在这个金色的秋季“绘”到了更加浩渺的太空。
高高的发射架,金黄的胡杨林,杨利伟首飞太空时的历史性照片……与聂海胜一道走出问天阁的费俊龙或许没有想到,身着航天服的自己,以及眼前的一切,已构成了亿万人眼中最美的图画。
费俊龙说
关于合作———“我们互相选择了对方”
最佳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和聂海胜搭配,有一部分是自己的选择,也是专家根据平时的训练和任务的需要进行的搭配。海胜诚实、稳重、严谨,平易近人,好交往,爱好比较多。我们在一起很愉快。
关于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一直向前走”
我小时候很羡慕军人,喜欢战争片和红五星。小时候自己做五星,刷上红漆,戴在头上。读高中时,学校进行招飞宣传,我没有与家长商量,自作主张地报了名。如果赶上招陆军,我也一定会报名的。
体检合格,我就回家了。我家挺富裕的,另外我在家是老小,所以我想事成之后再跟家人说,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了。第二天,我跟他们谈,父亲给我一句话,你自己的选择,你以后不要后悔。我很高兴,从这句话中,听出他们一是同意了,二是给我一层压力。
从青年学生到军营这个过程,训练比较辛苦。我相信我爸说的那句话,首先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选择了,就要一直往前走。
第一次听到“航天员”这三个字是在1996年6月,当时对航天员是干什么的还不是很清楚,以为跟飞行员差不多。年轻人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探索的精神,特别是飞行员,有对职业的那种追求,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名。我坚持,我的选择是对的。
关于神五———“喜悦冲走了失落”
应该说,从事这么伟大的事业,谁都想第一个上天。但是总是有一个选拔的过程,因为14名航天员当时只能有一个人上天,必须选择最优秀、最全面的。看到也想到利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完成这么伟大的历史,我出自内心地骄傲,失落感变成了一种喜悦,同时我也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今后还会有突破。利伟在天上飞的时候,我一直在指挥控制大厅值班。升空的时候,我从心里真的是感到无比光荣,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是后来别人告诉我的。哭,实际上就是分享胜利的喜悦。
童年故事
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
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今年69岁,母亲钱阿林71岁,他们都是典型的江南农民,操着一口吴侬软语。
费俊龙是家里老三。当28岁的费长宝有了儿子费俊龙时,家里沸腾了,特别是爷爷,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长辈们都把费俊龙叫成“三囡囡”,把他当作心肝宝贝。
说起心爱的“三囡囡”,费长宝有说不完的话题:“俊龙蛮听话,从小不调皮,乖巧,懂事,孝顺。两个女儿挺调皮,我有时打女儿,但从来没有打过儿子。大约10岁左右,俊龙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别人的小孩子偷人家地里的西瓜,俊龙不偷。
费俊龙6周岁上小学。小学阶段,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出生时那个村子叫和平村,2001年9月,和平村与黄泥村合并,成立现在的东阳澄湖村。他上中学时,要到很远的乡中学上,交通很不便,必须沿着巴城湖上的土路走着去上学。费长宝回忆说:“俊龙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每天天没亮出去,天黑才回来。自从上初中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起来,不用别人叫。他读书很上进,母亲做早饭,稍微晚一点,他就很着急。这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非常泥泞。俊龙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早退,也从不旷课。”下一页>>
瞒着家里悄悄报名参加了飞行员体检
1982年,高中毕业的费俊龙碰上了空军来学校招收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上画出的画卷,一定比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的更美吧?他瞒着家里,悄悄地报名参加了飞行员体检。
得知自己三代单传的孙子要去空军当飞行员,爷爷首先不同意。“周总理小小少年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我已经十七了,能照顾好自己。”时隔20多年,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仍记得儿子当年说的这句话。
“既然选择了上天,那就要好好飞。”从军前父亲的嘱托,成了费俊龙的人生座右铭。两年后,他以全优的成绩从空军飞行学院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担任飞行教员,他被评为全空军优秀飞行教员;担任飞行技术检查员,他将各种事故归类分析,编写了一部题为《警钟长鸣》的飞行事故调查报告。1992年7月,在驾机进行高空性能试飞时,突然发生了燃料不足的意外,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冒险飞回机场,飞机迫降后,油箱里的油已完全耗尽。过人的勇气、过硬的技术与冷静的头脑,使他在32岁那年成了一位年轻的空军特级飞行员。
正当费俊龙准备在蓝天上继续挥洒自己的人生画卷时,新的选择出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呼唤中国的第一代航天员。
从1500名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航天员
鹰为长空而生。来自太空的呼唤把费俊龙的视野延伸到了更加辽远的世界。1998年1月,他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与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等人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体质训练,从专业技术学习到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训练,从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到心理训练和救生与生存训练,江南人的灵性和细腻,农家子弟的追求与毅力,使费俊龙在每个训练项目上都获得了优异成绩。
“都40岁的人了,还和准备中考的儿子一样,比着学。”说起自己的丈夫,妻子王洁嗔怪中含着赞赏,“3个人的家务,都推给我了。”
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烂熟于胸
神舟六号计划在太空进行多天飞行。费俊龙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烂熟于胸,一项项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全部做到了不查手册就能处置。
费俊龙的细腻与执著甚至到了令教员也感到吃惊的地步。有一次训练时,教员出了一道题:“导致某异常情况返回的故障模式有几种?”教员准备的标准答案是5种,费俊龙竟答了6种。检验结果,费俊龙是对的。
秋风,掠过无边无际的戈壁滩,稍显臃肿的航天服丝毫没有影响费俊龙和聂海胜矫健的身姿,他们迈着军人特有的整齐步伐,走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
“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出发!”
很长时间,费俊龙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真正的工作。有一次,母亲忍不住问他:“你现在到底做什么工作?”他笑着回答:“还是飞,不过要比在空军时飞得更高。”
今天,英雄的母亲,将和亿万人一起,亲眼看到儿子飞得有多高、多远。下一页>>
综合新华社报道下一页>>
讲述航天英雄成长的故事———
神六航天员费俊龙是江苏昆山人,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自小喜爱绘画的费俊龙没有想到,自己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画师,却在20年前把自己的作品从纸上“绘”到了蓝天上,继而又在这个金色的秋季“绘”到了更加浩渺的太空。
高高的发射架,金黄的胡杨林,杨利伟首飞太空时的历史性照片……与聂海胜一道走出问天阁的费俊龙或许没有想到,身着航天服的自己,以及眼前的一切,已构成了亿万人眼中最美的图画。
费俊龙说
关于合作———“我们互相选择了对方”
最佳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和聂海胜搭配,有一部分是自己的选择,也是专家根据平时的训练和任务的需要进行的搭配。海胜诚实、稳重、严谨,平易近人,好交往,爱好比较多。我们在一起很愉快。
关于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一直向前走”
我小时候很羡慕军人,喜欢战争片和红五星。小时候自己做五星,刷上红漆,戴在头上。读高中时,学校进行招飞宣传,我没有与家长商量,自作主张地报了名。如果赶上招陆军,我也一定会报名的。
体检合格,我就回家了。我家挺富裕的,另外我在家是老小,所以我想事成之后再跟家人说,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了。第二天,我跟他们谈,父亲给我一句话,你自己的选择,你以后不要后悔。我很高兴,从这句话中,听出他们一是同意了,二是给我一层压力。
从青年学生到军营这个过程,训练比较辛苦。我相信我爸说的那句话,首先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选择了,就要一直往前走。
第一次听到“航天员”这三个字是在1996年6月,当时对航天员是干什么的还不是很清楚,以为跟飞行员差不多。年轻人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探索的精神,特别是飞行员,有对职业的那种追求,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名。我坚持,我的选择是对的。
关于神五———“喜悦冲走了失落”
应该说,从事这么伟大的事业,谁都想第一个上天。但是总是有一个选拔的过程,因为14名航天员当时只能有一个人上天,必须选择最优秀、最全面的。看到也想到利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完成这么伟大的历史,我出自内心地骄傲,失落感变成了一种喜悦,同时我也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今后还会有突破。利伟在天上飞的时候,我一直在指挥控制大厅值班。升空的时候,我从心里真的是感到无比光荣,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是后来别人告诉我的。哭,实际上就是分享胜利的喜悦。
童年故事
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
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今年69岁,母亲钱阿林71岁,他们都是典型的江南农民,操着一口吴侬软语。
费俊龙是家里老三。当28岁的费长宝有了儿子费俊龙时,家里沸腾了,特别是爷爷,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长辈们都把费俊龙叫成“三囡囡”,把他当作心肝宝贝。
说起心爱的“三囡囡”,费长宝有说不完的话题:“俊龙蛮听话,从小不调皮,乖巧,懂事,孝顺。两个女儿挺调皮,我有时打女儿,但从来没有打过儿子。大约10岁左右,俊龙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别人的小孩子偷人家地里的西瓜,俊龙不偷。
费俊龙6周岁上小学。小学阶段,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出生时那个村子叫和平村,2001年9月,和平村与黄泥村合并,成立现在的东阳澄湖村。他上中学时,要到很远的乡中学上,交通很不便,必须沿着巴城湖上的土路走着去上学。费长宝回忆说:“俊龙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每天天没亮出去,天黑才回来。自从上初中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起来,不用别人叫。他读书很上进,母亲做早饭,稍微晚一点,他就很着急。这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非常泥泞。俊龙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早退,也从不旷课。”
瞒着家里悄悄报名参加了飞行员体检
1982年,高中毕业的费俊龙碰上了空军来学校招收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翱翔在广阔的蓝天上画出的画卷,一定比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的更美吧?他瞒着家里,悄悄地报名参加了飞行员体检。
得知自己三代单传的孙子要去空军当飞行员,爷爷首先不同意。“周总理小小少年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我已经十七了,能照顾好自己。”时隔20多年,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仍记得儿子当年说的这句话。
“既然选择了上天,那就要好好飞。”从军前父亲的嘱托,成了费俊龙的人生座右铭。两年后,他以全优的成绩从空军飞行学院毕业,正式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担任飞行教员,他被评为全空军优秀飞行教员;担任飞行技术检查员,他将各种事故归类分析,编写了一部题为《警钟长鸣》的飞行事故调查报告。1992年7月,在驾机进行高空性能试飞时,突然发生了燃料不足的意外,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冒险飞回机场,飞机迫降后,油箱里的油已完全耗尽。过人的勇气、过硬的技术与冷静的头脑,使他在32岁那年成了一位年轻的空军特级飞行员。
正当费俊龙准备在蓝天上继续挥洒自己的人生画卷时,新的选择出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呼唤中国的第一代航天员。
从1500名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航天员
鹰为长空而生。来自太空的呼唤把费俊龙的视野延伸到了更加辽远的世界。1998年1月,他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脱颖而出,与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等人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体质训练,从专业技术学习到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训练,从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到心理训练和救生与生存训练,江南人的灵性和细腻,农家子弟的追求与毅力,使费俊龙在每个训练项目上都获得了优异成绩。
“都40岁的人了,还和准备中考的儿子一样,比着学。”说起自己的丈夫,妻子王洁嗔怪中含着赞赏,“3个人的家务,都推给我了。”
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烂熟于胸
神舟六号计划在太空进行多天飞行。费俊龙把近40万字的飞行手册全部烂熟于胸,一项项复杂的飞行程序、操作要领以及各种应急处置方案,全部做到了不查手册就能处置。
费俊龙的细腻与执著甚至到了令教员也感到吃惊的地步。有一次训练时,教员出了一道题:“导致某异常情况返回的故障模式有几种?”教员准备的标准答案是5种,费俊龙竟答了6种。检验结果,费俊龙是对的。
秋风,掠过无边无际的戈壁滩,稍显臃肿的航天服丝毫没有影响费俊龙和聂海胜矫健的身姿,他们迈着军人特有的整齐步伐,走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
“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出发!”
很长时间,费俊龙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真正的工作。有一次,母亲忍不住问他:“你现在到底做什么工作?”他笑着回答:“还是飞,不过要比在空军时飞得更高。”
今天,英雄的母亲,将和亿万人一起,亲眼看到儿子飞得有多高、多远。
综合新华社报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