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2005年10月12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牢记的日子,也是亿万中国人期待已久的一个日子。这也是一个必将载入世界航天史的日子。中国双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浩淼的宇宙中,再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5:00出征:
基地人员欢送宇航员
清晨5时,酒泉卫星中心灯火通明,酒泉问天阁外边的栏杆处站着许多前来欢送宇航员的基地工作人员,他们手举红色条幅,挥舞国旗,为宇航员出征呐喊助威。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在一幅巨大的“向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致敬”欢迎牌下,两位宇航员昂首阔步地走到等待在前的总装备部部长陈炳德面前,报告说:“我们已经准备完毕”,首长一声“出发”,标志着费俊龙和聂海胜此次宇航飞行正式开始。满怀信心的航天员频频招手,与欢送自己的人打招呼。他们脸上自信的笑容,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6:15进舱:
6时15分,参加完出征仪式的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地面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乘电梯来到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前。聂海胜先进入飞船舱内。几分钟后,费俊龙进舱。6时32分,费俊龙向地面指挥部报告:“舱内初始状态检查完毕,设置正确。”6时33分,根据地面指令,费俊龙、聂海胜对航天服进行气密性检查。5分钟后,费俊龙报告:“航天服气密性良好。”6时40分,地面医监医生分别与两位航天员核对生理数据。7时左右,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舱门先后关闭。8时30分,费俊龙、聂海胜认真监视舱内仪表板上显示的各种参数,以及飞船上各系统工作状态。期间,地面医监医生与航天员通话,问道:“你现在感觉如何?”费俊龙、聂海胜精神抖擞地回答:“感觉良好。”8时15分,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与航天员通话。8时50分,0号指挥员宣布准确发射时间,9点0分0秒。8时55分,飞船舱内仪表板上出现“临射准备”提示。费俊龙、聂海胜检查调整束缚带,关闭头盔面窗。8时59分50秒,费俊龙、聂海胜庄重地举手敬军礼,向祖国人民致敬,告别。
9:00发射:
9时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4秒钟后,运载火箭升空,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轰鸣声回荡在戈壁滩上空。这是长征火箭第88次发射。第12秒,距地面211米的火箭向东稍偏南的方向拐了一个小弯。有些低云的天幕上,划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线。线条还未散去,聚集在发射场周围的人们,已无法再用目光跟随加速飞行的火箭。第120秒,火箭抛掉了顶部身高8米、状如避雷针的逃逸塔。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20秒内火箭如果发生故障,逃逸塔能像拔萝卜一样将飞船和航天员安全带走。但,这也是为之花费7年心血的设计师张智最不希望用上的部件。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离。在距离发射场30多公里的大树里雷达测控站,主操作手郭毅用大型光电望远镜跟踪到了这个优美的动作:52公里的高度上,捆绑在芯一级周围的4支小火箭也就是助推器同时向4个方向散开,宛若花朵骤然绽放。第159秒,一二级分离。在飞过平流层和中间层之后,火箭仅剩的芯二级就要和飞船一起接近大气层的边缘。第200秒,整流罩上的32把锁同时开启,两瓣罩体落入空中,露出“襁褓”里的飞船。此时,第二级火箭已经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飞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飞船的旋窗一下子亮了。来自110公里高空的光线,第一次映在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脸上。第583秒,火箭迎来了它最后的辉煌。杨利伟是这样形容两年前他所经历的这一刻的:“‘砰’的一声,然后陷入一片寂静。”此时,杨利伟的两位战友正在聆听着同样的天籁之音。船箭成功分离。神舟六号飞船以每秒7.5公里的速度,在我国黄海上空200公里高处进入预定轨道。583秒激情飞行,火箭在完成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使命后,以坠落的方式完美谢幕。费俊龙和聂海胜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天太空之旅。9时12分,航天员费俊龙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神舟六号报告,完成帆板打开,感觉良好。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亿万中国人民欢腾了,中国的航天历史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5:54变轨:
11时15分,航天员第一次太空进餐,飞船工作情况正常,身体各项指标正常。15时54分,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传到神舟六号,飞船轨道控制发动机立即启动。几分钟后,航天员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飞船按预定计划成功由椭圆轨道变轨为圆形轨道。17时37分,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顺利进入轨道舱。然后脱下压力服,换上工作服,检查设备,开始工作。18时37分,独自留在返回舱里的聂海胜也脱下了压力服,换上工作服,拿着相机,正向轨道舱拍摄。20时07分,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回到返回舱,聂海胜进入轨道舱。21时35分,聂海胜回到返回舱,与费俊龙一起与地面人员和家人通话。
名词解释
航天器发射场
:用以发射航天器的特定场区。通常由技术测试区、发射区、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航区测控站、发射勤务保障设施和管理服务部门等组成。某些航天器发射场,还包括助推火箭或运载火箭第一级工作结束后的附落区和航天器回收着陆场。
发射窗口
:亦称发射时机,是满足预定飞行条件和任务要求,允许发射航天器的时间范围。分为年计窗口、月计窗口、日计窗口三种发射窗口。发射航天器通常要同时计算三种或两种发射窗口,但最终决定于日计窗口。
入轨:
航天器由发射轨道开始进入运行轨道。当航天器的实际运行轨道偏差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时,称为精确入轨。
近地轨道
:通常把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航天器轨道称为低轨道,500—2000千米高的轨道称为中轨道。中、低轨道合称为近地轨道。
近地轨道
又称顺行轨道,它的特点是轨道倾角即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我国地处北半球,要把航天器送上这种轨道,运载火箭要朝东南方向发射,这样能够利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部分速度,节约火箭能量。地球自转速度可通过赤道自转速度、发射方位角和发射点地理纬度计算出来。因此,在赤道上朝着正东方向发射飞船,可利用的速度最大,纬度越高利用的速度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火箭总是朝着正东方向发射的缘故。本版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