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今冬明春流感大暴发的预警,随后,我国卫生部组织制订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在昨天召开的上海国际呼吸病研讨会上,流感再次成为医学专家热议的话题。而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较好的方法,本市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已从9月底陆续展开。记者昨天走访了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亲自体验了疫苗接种后发现,虽然市民预防流感的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接种人数仍仅占常住人口的极少部分。
接种者多为曾经接种者
记者走访了多家地段医院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的接种者大多数都曾经在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邓雄医生告诉记者:“人们在往年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现自己的抵抗力确实增加了不少,得一般感冒的频率也减少了很多,所以今年还没有到接种时间,这部分人群就已经来医院咨询什么时候开始打疫苗的事情了。”
市民主动咨询接种情况
在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汤女士告诉记者,近期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一些市民来电咨询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而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虽然来电咨询的人也不一定过来接种,但这已经表明市民的意识在提高。”
公司将接种疫苗作为福利
昨天下午1点30分,广州宝洁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了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室的大门。该公司将流感疫苗作为一种福利,为公司100多名员工统一接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公司不少员工经常出差,公司几年前就将各种流行病的疫苗作为员工的福利,为员工免费接种。
“力宝广场80人,太平洋广场30人……”记者在医院的接种名单上看见了七八家写字楼的名字。从事疫苗工作已经20多年的防保科杨菊华医生说,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公司主动加入接种流感疫苗的行列,原来只有中小学生是疫苗接种的主要对象。
接种者虽增加比例仍低
杨菊华医生告诉记者,该院流感疫苗的接种从9月28日开始,除了集体组织的,该社区至今有170多人自愿接种,这数字比起往年已经增加很多。但是淮海中路街道常住人口共有9.8万,接种覆盖率目前还不足0.2%。瑞金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蒋科长告诉记者,瑞金二路街道人口8.3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有2万,但是来接种的老人则很少,按照去年的人数一共也只有400人次。记者发现,由于各个社区卫生中心疫苗接种的开展时间有先后,截至昨天,各中心的接种数从50到200不等。
调查数据
医院
已开始接种时间
接种人次
社区总人口瑞金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9月底开始
200多人次
8.3万人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9月开始
百余人次
7.4万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两个星期
100多人次
9万人长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9月开始
40多人次淮海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9月28日开始
170多人次
9.8万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10月6日开始
50多人次
10万人
友情提醒
公共场所不要抠鼻揉眼
至于没有接种疫苗的普通人群,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降低感染流感的可能性。在流感暴发期间,出席公共场合要自觉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在公共场合接触物体后,不要抠鼻子、揉眼睛。当然,开窗通风也很重要。
记者亲历
疫苗接种过程不足3秒
昨天上午9点30分,记者走进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得知记者要接种流感疫苗,防保科的吴医生观察了记者一会,并仔细询问身体状况,确认记者身体健康后,吴医生拿出一张《流感疫苗接种征询单》,让记者仔细阅读填写。
付完费,记者回到疫苗接种室,负责注射的黄医生从冰箱内拿出一个长方形药盒,取出针剂。眨眼功夫,0.5毫升疫苗已注射完毕。整个接种过程不足3秒,记者没有任何痛感。在随后的30分钟观察期内,记者的手臂感到一些酸胀,注射处出现一块红斑,并感到全身略有不适。黄医生解释:“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疫苗注射后没有丝毫感觉,反倒要担心了,说明它可能没起作用。”
市民心态
费用、效果和漠视挡了接种路
虽然人们对流感大暴发的情况有所警惕,但真正前往医院打疫苗的人数还是非常少。年轻人大多认为只要流感不是大面积暴发,那么只有学生和老人才需要打疫苗。而市民徐小姐表示,自从得知流感的变种很多,自己对疫苗能不能生效就有些怀疑,所以暂时还没有打算去打疫苗。
还有很多属于高危人群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接种流感疫苗”。由于目前接种流感疫苗属于自费,每支进口疫苗的费用要74.20元,国产的也要56.80元,且不能直接用医保卡交费,加上许多人把可能暴发的流感当做一般的感冒,往往就不愿意接种。体现在很多被采访者身上的一种典型心态是:“我即使得了感冒,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可以用医保卡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