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觉很好”
素有德国“铁娘子”之称的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心情从来没有这么好,在10月10日与“对手”谈判结束后,她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冒出一句:“我的感觉很好!”在长达三周的焦急等待后,德国人这一天终于迎来了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经过讨价还价,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和社民党共组联合政府,这将是德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次出现的“大联合”政府。为了得到总理的宝座,默克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社民党得到了外交、财政、司法等8个部长席位,而她领导的联盟党只得到了国防、内政、经济等6个部长席位。如果一切正常,默克尔将在11月14日宣誓就职。
至于施罗德,在表示可以放弃总理职位之后,成了社民党手中的一个谈判砝码。对于有人提议他担任副总理兼外长之职,施罗德认为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人身侮辱”。“也许他将会退休,回到妻子身边撰写回忆录。”但也有人认为,以施罗德的风格,他从来都不像是个文人,也不可能重操法律的老本行,所以最大可能是在商界发挥余热。依靠在政界的人脉、出色的口才和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他应该是大有可为。据英国《金融时报》11日透露,传闻施罗德正在与美林投资银行和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接触。但无论如何,施罗德有可能会向他的政治生涯说“再见”了。
有望恢复欧盟“大三角”
德国联盟党和社民党就组阁达成协议的消息传出后,欧盟理事会秘书长、负责安全与外交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表示:“我首先要说的就是祝贺默克尔的当选,并希望她及德国新政府和德国人民都万事如意。”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也说:“默克尔女士当选为德国的总理十分重要。”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勒巴伊夫人也表态说,希望德国政府在默克尔总理的领导下成为一个“既强势又稳定”的政府,并“尽快运转起来”。
同时,德国今后的对外关系成了欧洲媒体争相议论的主要话题。德国媒体普遍认为,默克尔成为总理后,首先将修补与华盛顿的关系,但不会派军队去伊拉克;会更多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治国倾向;会团结波兰等中东欧的欧盟新成员;将对欧盟施压,阻止土耳其入盟;将弱化法德作为欧盟“发动机”的重要性,拒绝法国退回到经济保护主义;将与英国和欧盟小国密切合作。而欧盟“大三角”———德法英的联盟将有望恢复。
女士执掌德国政府,这在德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不少媒体认为默克尔的当选,给欧盟政治领袖以男子为主的局面增加了风采,并将其与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但对德国新政府未来内外政策的走向,欧盟总部及各成员国暂时都持谨慎态度。很多媒体分析说,未来的德国政府无论在对内及对外政策上都要体现“大联合”政府的特色。甚至有分析人士担心,由于政见分歧较大,两党会相互牵制,德国新政府将来在制定政策时少不了内部争执。
对华政策不会改变
至于对华政策,默克尔在“圆了总理梦”之后说,在科尔和施罗德担任德国总理的任期内,德国对华关系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同时,她强调,在她领导下的新一届德国“大联合”政府将继续保持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连续性。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对默克尔将出任德国新一届政府总理表示欢迎和祝贺,并强调说,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同德国的关系。有德国政府官员表示,新政府今后的对华政策还将取决于中国的发展,德国非常重视中国这个“庞大和重要的国家”。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问题专家申义怀先生分析,默克尔将基本上延续施罗德政府对华友好的政策,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德中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两国确立了领导互访机制,科尔、施罗德在执政期间都曾多次访华,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合作基础。双方的民间交流渠道也十分畅通。第二,新政府需要重振经济,避免重蹈施罗德的覆辙,就必须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近20年来,德中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从1975年的8.16亿美元提高到了2004年的418亿美元。今年头9个月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2.7%,预计全年将突破500亿美元。默克尔上台后可能会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增加对华出口。第三,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德国两党的共识,也符合欧中进一步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气候。
默克尔自成为基民盟领袖以来,没有对中国表示过任何的偏见。还有分析人士指出,默克尔较为亲美,在目前布什政府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情况下,她在处理德中关系时也会考虑到美国因素。
(青木 姚立 江雪晴《环球时报》2005年10月12日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