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船准备和升空的过程中,人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两名航天员始终以一种非常奇怪的姿势呆在舱内,甚至在进食时都没有改变。
“这种姿势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据专家介绍,“考虑人体的供血原理,以及在升空过程中遭到的巨大冲击和震动,这种姿势就像胎儿在母体中,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缓冲和保护。”
躺在床上睡觉在地球上是通常的睡眠方式,但是在太空中,航天员始终处于飘浮状态,分不清上和下。中国航天员中心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介绍说,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以各种姿势睡觉而不影响睡眠,如站着睡、倒立着睡、悬空睡。为了防止睡着后在舱内飘来飘去,神六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挂在轨道舱的舱壁上。
李勇枝说,在神舟五号飞船中,杨利伟睡了大约两个小时,其中熟睡阶段有半个多小时。但是,对于长期在太空生活的航天员来说,这样短时间的睡眠是不够的。李勇枝说,一般说来,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睡眠时间比地面少一些。大部分航天员的睡眠是断断续续的。由于太空环境的影响,航天员一般是睡1~2个小时后就醒了,之后再接着睡1~2个小时或更多些。
李勇枝说,根据国外的经验,航天员在刚上天的24小时内由于情绪激动,一般很难入眠。3~4天后,这一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然而在长期飞行后,航天员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产生幻想、错觉、多梦等异样感觉,有的航天员在飞行中常常失眠。如果睡眠不好会影响工作,所以航天员有时也需要服用一些镇静药和安眠药。
航天员在太空睡眠也会做梦和打鼾。不同的是,在地面打鼾,翻个身一般会停止,但在太空中,无论你怎样翻身打鼾都不会停止,因为在微重力条件下,身体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