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毕业求职、跳槽换工,招聘求职行业的“金九银十”迎来了行业的高峰。作为求职的主角,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社会中寻求自己新的人生坐标,在这其中,有一次次的冀望、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落、一次次的喜悦......这些都是人生中很宝贵的经验。“勿以成败论英雄,只说收获有几重”。
在本期“求职职场心路”的专题里,两个求职案例以及案例中人物的求职心态,都可能在应届毕业生求职者中存在。但不论我们正经历何种考验、何种坎坷,我们的前路都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只要求职者们能以更积极正面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必能描绘出自己最美好的人生蓝图。
时报见习记者 赵佳月
10月12日,小召从上了一个半月班的杂志社领走最后一笔工资,数额为2500元。这是小召走出校门后的第二次失业。
消极心态始终影响工作
2004年6月,小召拿到了学士学位,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要自己养活自己,要创立自己的事业”。此时的小召已经在广州一家行业性杂志开始了试用期,但小召的理想是写剧本,拍大学生电影。他的处女作《事到如今》曾经在大学里公开上映。所以,小召真正心仪的杂志是《看电影》,只有这本杂志能够把他的专业和爱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而小召供职的这份杂志是科技类的,全然不对小召的胃口。于是,小召做好了自己的简历,专门针对《看电影》杂志而做,连续一个星期过去了,《看电影》杂志没有回音,小召的工作还在继续,但是已经没有那么倾心尽力了。最后,鼓足勇气去咨询,当他拨通了《看电影》杂志的电话后,电话那头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果敢而友善:“这次招聘笔试已经结束了,不好意思。”
两次被动失业
然而,小召的求职路并没有从此平静下来。8月,小召所供职的杂志在惨淡经营中宣告停刊。没有找到下家接收自己,所以小召被动失业了
8月底,小召通过以前同事的介绍,获得了去一家三流报纸面试的机会。这份时尚生活类的小报,总体品位还是很对小召的胃口的,主编让他做一个专题策划,当作是面试考题,小召很认真的回家准备,连夜把稿子赶了出来,一个星期之后,小召收到通知,被录用了。
虽然报纸一直以来都是报摊上很不起眼的那份,但是总算有了个去处,最主要的是收入还算可以。八月、九月相继过去,十一长假刚过,当小召走进报社的时候,获得的消息是:报纸的刊号出了问题,十月份停刊。明眼人对将来复刊显然不抱希望,报社同仁纷纷作鸟兽散去,各自寻觅新的去向。就这样,小召再一次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