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
连战先生在赵家墓地行祭拜礼
连战与夫人参观沈阳故宫
综合新华社电等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14日再次前来祖国大陆进行访问,此行主要目的是代表96岁高龄的母亲赵兰坤参加15日在沈阳故乡举行的家族聚会并扫墓祭祖,预定28日返回台湾。昨日上午,他和夫人连方瑀祭拜了外祖父母墓地,还参观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故宫等。
连战一行约20余人,夫人连方瑀、长女连惠心将全程参加,长子连胜文、次子连胜武则参与部分行程。
连战此行定调为私人访问,不会访问北京,也不会安排政治行程。连战一行16日赴辽宁鞍山市观光;17日赴大连市观光;18日由大连市飞往山东青岛。之后再前往上海,在上海短暂停留后,转往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地观光,还将前往四川卧龙,看要送给台胞的大熊猫。
代母祭祖
献花篮贡果三叩首
昨日上午,连战夫妇携子女等一行驱车来到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镇兰胜村的赵家墓地,祭拜外祖父、外祖母。
长眠着连战外祖父母的赵家墓地,不久前才寻获并确认,当地有关方面协助做了绿化及立碑。墓地上,面积大约有三四平方米的松柏组成的松塔前竖立着一块高约1米左右的石碑,上写“赵公、董氏之位”。碑前的长几上摆满了贡果与鲜花,碑的两侧是连战夫妇和子女敬献的花篮。
祭礼开始后,连战与夫人手持三炷香,在碑前三鞠躬,向赵氏祖先献上花篮和贡果;随后又与儿子连胜武、女儿连惠心和女婿在碑前行三叩首礼,表达他们对先人的追思之情。连战并率亲属绕松塔一周,面向石碑深深鞠躬,久久注视。
“我代表母亲向外婆、外公和赵家祖先祭拜,心里非常感谢。居然非常神奇地找到了墓地,心里非常非常激动。”连战祭拜后向记者表达他的心情。
经有关部门多方查证,在当地一位85岁老人的帮助下,找到赵家墓地。不过,这里早已变成了农田,赵氏先人深葬在原地。
寻亲访友
与亲属见面叙旧
离开赵家墓地,连战来到母亲当年曾就读任教的坤光女中旧址,以及母亲的原住地等地参观,尽管当年的四合院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但连战依然饶有兴致地逐个参观,细细询问有关情况。
昨日中午,连战与在沈阳的38位亲属见面叙旧。
据悉,连母在沈阳的亲属多为叔伯辈,最近亲的是比她小17岁的一个堂弟,连战说:“家母离别沈阳70余年,在有机会回来时,因96岁高龄而不能成行,这是我们家族的遗憾。我和子女能回来十分高兴。家母的历史就是一代人的历史。”
参观博物馆
挥笔留言呼吁和平
下午2点一刻,连战先生一行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连战先生仔细观看、认真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在东北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展览前,连战先生看得非常仔细。
参观完历史博物馆,连战先生挥笔留言:收拾历史的凛凛风寒,翼护河山的涓涓春暖。
离开博物馆前,连战先生重申,我们中国人一定要珍惜这千载难逢的和平。
连战先生说,“正如我上回在北京大学所讲的,这正是中国人福国利民、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已经不是一个希望而已,是一个努力而可以得到的结果。让我们大家和平、合作,共荣、双赢。我说大家合起来,走向世界!”
最后,连战一行又参观了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
获赠礼物
母亲当年学籍档案
14日晚上6时,辽宁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李克强向连战赠送了礼物。礼品有《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东北野山参、刻有连战夫人姓名的三枚辽宁地产玛瑙制成的印章。
对于连战此行最为珍贵的礼物是收到其母亲在沈阳学生时代的学籍档案。手捧母亲学籍档案时,连战异常激动。连战回赠了寓意“登高”的琉璃工艺品,以及连战与夫人撰写出版的书籍、首次大陆行的DVD光盘和台湾名人的国画。
人物
连母赵兰坤用智慧创下家业
据了解,连战母亲赵兰坤是沈阳市大西关人,在原沈阳坤光女中读书并工作任职体育教员,后经校长推荐就读燕京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再没机会回过沈阳,离别故乡70余载。
据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齐守成老先生告知,赵兰坤生于1910年,青少年时代以善于理财而著称。当年赵兰坤家住在沈河区,每天都是步行从沈河区到小河沿上学读书。
当年的坤光女校校长“怜爱琳”非常赏识名门世家出身的赵兰坤,推荐其到燕京大学继续深造。离开沈阳那年应该有十七八岁。这一离开,赵兰坤再也没回来过。
离开后,赵兰坤在河北认识了连战父亲连震东,那是1934年7月,她在河北省昌黎县任教会民众教育干事时与连震东结为连理,1936年生下连战。
据记载,上世纪30年代,连震东通过友人认识赵兰坤,并对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兰坤有北方女子刚毅之气质,不畏危难,行事果断……自奉甚薄,待人极宽,能牺牲自己,慈爱他人。”赵兰坤是一个理财专家。连战父亲连震东的发迹,主要得力于赵兰坤。赵兰坤自1946年到台湾后,即开始运用她过人的投资智慧与眼光,处理连家的产业,以在苗栗的三甲(注:1甲=9699平方米)多土地遗产为老本,滚成了后来的百万资产。
据了解,连战曾发表文章写道:“连家世居台南府宁南坊马兵营(即台南法院旧址),日本割据台湾时,祖产就那么一笔勾销……母亲以过人的眼光,把两块薄田卖了,加上辛苦积累,卖地造产,投入营建与金融,就这样创造了我家的经济奇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