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划起一只独木小舟,向着人间的海驶去。暴风吹打我的脸,巨浪颠簸我的船,但是它们并不曾淹没了我。”
母校欲更名“巴金小学”
■早报昨日21:00讯记者胡泽文实习生杨先武摄影向宇
昨(17)日,得知巴老逝世的消息,巴金的母校,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陈思廉坐在办公室内,默默地看着一封已经发黄的信,神情无限哀痛。他静静地回想,轻轻地述说。“10多年前,巴金老人带着重病给母校写了这封信后,每年,学校都会收到来自巴老的问候和礼物。”陈校长说,学校已经编撰了记录巴老作品的课本,并且正在申请更改校名为“巴金小学”。“我们想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老人。”
珍贵来信87岁病榻握笔回信
在东城根街小学,校长陈思廉打开办公室的保险柜,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发黄的信笺。薄薄的4页纸上,边角已经泛黄。字迹有些歪扭,“这是87岁的巴金在病中给东城根街小学同学回的第一封信,至今已经14年有余。”1991年5月15日,正在上海养病的巴金老人,接到了来自东城根街小学40多位学生的来信后,老人颤抖着手,当即提笔写下了这封信。“我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有时候在我的手里一支笔会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深情寄语“生命之花”成座右铭
陈校长轻声地读着巴老的来信。现在,这封饱含着巴老对家乡、对家乡孩子深情厚谊的来信已被镌刻在学校正门大厅上。陈校长说,巴老在这封来信中对于“让生命开花”的诠释,已经成为学校每个学生的座右铭。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有人问我生命开花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从那以后,巴金先生曾先后9次给学校孩子们写信、赠送礼物。《巴金和儿童文学》、《巴金文选》、《中华子孙丛书》、《彩图世界五千年》、‘东方小故事’录像带……,现在这些礼物和信件一起被珍藏在学校荣誉室。”说起巴老对于母校教育的关注,陈校长感慨万千,“如此高龄,还身在病中,都不忘对同学们的教育。巴金先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学校心愿更名为“巴金小学”
陈校长说,巴金精神已经融入了整个学校。“‘在东城根街小学,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玩耍时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巴金老人的这句名言,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校训。‘爱生如爱子,爱校如爱家’这是我们学校的校魂;‘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在索取。让生命开花’这是所有教师的誓词;而‘爱’则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永恒的主题。”从2003年起,学校语文组20多位语文老师通过3年多对巴金文学的学习,目前已经整理编撰出了巴金文学学生课本读物。
2003年,巴金先生的女儿李小琳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城根街小学的信:东城根街小学师生请求将校名更改为“巴金小学”。陈思廉校长说,通过多年的交往,“我们深知巴老为人谦和,处事低调,淡泊名利,但更因此为巴老的风骨和人格魅力所征服。”至今,陈校长仍然就更改校名一事做着努力。问如此执着的原因,她说:“请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巴老的崇敬。”
□悼念活动
双眼井一井红烛满地悲伤
■早报昨日22:00讯
记者曾小清摄影韩杰
一代文坛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昨(17)日晚,正通顺街旁,巴老故居前的那口古井前,已经围了不少悼念亡魂的人。
伫立井边久不离去
昨晚8:35,正通顺街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闹,有些店铺已经关门。巴老逝世一个多小时后,他故居前的那口“双眼井”前已放着鲜花和蜡烛。一个50来岁的男子亲手点燃蜡烛后一直默默地呆立井前。他在7点过得到巴老在上海逝世的消息,就拿着蜡烛和鲜花来到了这里。
这名男子自称是巴老的读者,说起巴老,他语带哽咽,眼含泪水。“巴老不知道影响了几代人啊!抹都抹不去!”之后,他再也没有说话,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两个小时过去了,不管来者变了多少,他依然手托腮帮,悲伤地低着头。
传递红烛寄托哀思
夜色越来越沉重,前往双眼井前悼念巴老的人越来越多。井边肃然有序,人们只是静静地互相传递蜡烛。井边被一排红烛照得通亮,风一吹过,火苗齐身摆动,寄托着来者深深的哀思。“我喜欢他的作品,从作品中透露出的人格也很让我敬佩。”一个自称是“骆驼”的年轻人轻轻叹道。他从西昌来办事,对成都并不熟,但一听到巴老逝世的消息马上打的过来。“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他用手捂住脸,轻轻抽泣了一下。
巴金文学院通宵开馆
■早报昨日22:00讯 记者蒋庆
昨晚7时30分左右,就陆续有人前往位于龙泉的巴金文学院送上一个个花圈,寄托哀思。为了让更多的家乡人能缅怀这位文坛巨匠,巴金文学院得知巴老去世的消息后,院方决定通宵开馆,供人们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到晚上10时多,已经有上百人聚集馆前,有的读者声泪俱下,无限哀痛;有的读者则手捧巴老名著《家》、《春》、《秋》,对着文学馆的巴金塑像默默无语。
文轩开辟巴金专柜
■早报昨日22:00讯 记者蒋庆得知巴金去世的消息后,四川文轩连锁表示,将于今日在旗下的西南书城、成都购书中心、天府书城的文学馆开辟巴金专柜,此外,他们还考虑专门留一块留言板,让读者用笔来缅怀这位文坛巨匠。
□学生致敬
读作品学文也学做人
在东城根街小学教学楼三楼,一间40平米大小的房屋内整齐地陈列着巴金先生寄送给学校的书信。这间被命名为“巴金书屋”的房间,10多位小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参读着巴老的作品。
在学校编辑的一本学生文学作品集内,篇首语印着一位一年级同学的话:“巴金爷爷说:你实在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吧。”贾越昊同学在给巴老的一封信中写到:“我听过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他说:‘您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我觉得您是一个有反帝反封建的不屈战士、热情的爱国主义者,还是被压迫和被剥削人民的真诚的朋友。”而周峻虎同学则在读过《讲真话》的文章后,在课本里留下了自己的感言。“我要像巴金爷爷学习,做到讲真话,做好人。遵从巴金爷爷的教诲:爱一切人。11月25日是巴金爷爷的生日,也是我的生日,我祝巴金爷爷生日快乐。”
陈校长介绍说,巴老晚年最大的心愿是建成“中国现代文学馆”,该校孩子得知老人将收藏的8000多册书和15万元稿费、300多万日元奖金捐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时,率先在成都市开展了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捐款的活动,共筹得资金4784.34元,为完成巴老晚年的最大心愿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学校从1991年开始创设了“巴金文学沙龙”学生文学社,并定期开展“巴金作文比赛”等活动。每逢佳节和巴老的生日,学校师生都通过书信、电报送去家乡人的思念与祝福。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