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三情”影响深远
巴老在中国文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百年之内无可替代。巴老的作品可以概括为“三情”浓厚:他的作品中有“人情”,你看被改编为《英雄儿女》的《团圆》;他的作品中有“激情”,你看《激流三部曲》;他的作品中还有“真情”,你看《随想录》和《致萧珊》。应该说,强烈的人情味和人道主义,是巴老作品能占领现代文学各个时期、影响中国文坛整个世纪的最大因素。正是巴老的《繁星》让我在少年时期就下定了走文学道路的决心,一直至今。
他的逝世,会令世界文艺界都为之沉痛,因为他是五四运动以来最长寿、影响最深远的中国作家。他堪称中国的世纪老人,我认为巴老的长寿秘诀在于其通达的性格和充沛的人情味,他善于把人们对他的关怀,变成自己生命的力量。———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
真诚本身就有深度
巴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硕果仅存的大师,他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一生坚持创作的力量。我认为,巴老长篇小说风格独特,并且多年保持比较旺盛的创作生命。他在文学和社会启蒙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巴老的人格让人景仰,长年致力于对青年人的奖掖和扶植,中国的青年深深地感激他。
有人说,巴老思想不太深,比较浅,但我认为真诚本身就有深度,其中包括勇敢、无畏。从目前来看,巴老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学创作现在大家研究得很不够,里面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
反封建斗士争读巴金
巴金的离去,好比中国现当代文坛一颗巨星的陨落。综观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巴金是反封建主义最有力、成绩也最突出的作家之一。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阅读巴金的作品几乎成了一种标志———年轻人手捧巴金的小说就意味着向社会宣示自己是一名反封建的进步青年。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金钦俊(记者邱瑞贤、黎蘅)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