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摸一摸家乡的泥土,看一看家乡的亲人,听一听乡音,找一找我26年前的足迹……”巴金先生生于长江头,老家就在成都正通顺街,那里又叫双眼井。巴金曾说,“找到双眼井,就可以找到我童年的足迹”。
昨日下午,细雨霏霏,双眼井周围变成了市民们悼念巴金的小型灵堂。鲜花、纸鹤、花圈、苹果、燃烧的蜡烛,家乡亲人用一件件饱含浓情的小小礼物,寄托着对这位文坛巨匠的深切怀念。
巴老的巨幅彩色照片被无数的菊花簇拥着摆放在井前,照片上的巴老正戴着眼镜慈祥地微笑,照片两旁挂着正通顺街小学的师生们送上的挽联———点亮蜡烛,寄托哀思。井后的石碑上放着一大束花篮,一副黄色挽联“故里乡亲思巴金,如今凭吊双眼井”从花篮上垂下,随着燃烧着的红色蜡烛在秋风中摇曳。双眼井周围,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花圈,署名有街道办事处、网易川籍版友、附近的小学、社区、店铺等。在花圈和花束的上面,堆着许多白色千纸鹤,纸鹤的翅膀上面都用稚嫩的笔迹写着“巴金爷爷走好”、“巴金爷爷,您慢走,我们永远怀念您”、“我要好好学习,像您一样做一个大作家”等话。照片前摆放着红苹果和悼念信,还不时有人走到井前鲜花、鞠躬。
附近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从前日晚八点开始,一整夜都有市民们自发来到双眼井前,送上花圈、菊花等物品悼念巴金,那些小纸鹤是附近小学的学生们自己叠好和花圈一起送过来的,苹果也是小学生们在中午上学时放在这里的。一位老人为了让烛光伴着巴老走过最后的时间,专门买了一对可以燃烧几天几夜的大蜡烛点燃。一位专程送来鲜花的女士含着眼泪对记者说:“巴金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我从小就看他的著作,他走了,我很难过。” 记者李姝实习生胡凌竹
慧园:市民自发凭吊
被秋雨洗过的慧园在秋风中有种朴实的美,巴老的离世让这片幽静园林染上了难以言说的哀愁。昨日,许多市民自发地迎着瑟瑟秋风陆续来到这里凭吊巴老,巴老的铜像被百合和菊花簇拥着,上书着:沉痛悼念人民作家!
据介绍,自发前来悼念、参观的市民一大早就来到这里,许多参观者除了仔细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外,还专门拿出纸笔来,将巴老激励人生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其中,不少的参观者年龄均在半百之上。一位年过八旬的退休老教师将一捧菊花放在了巴老像前,然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我是看着巴金的书长大的,我也把巴金的书推荐给了我的学生读。”
记者马丹母心实习生詹妮娅
川大:追忆校友巴金
“巴金先生是20世纪青年们的良心,中国文学巨匠,民主进步的先驱。文艺是情感表达,需要真诚和爱心。我们悼念缅怀巴老,就要像巴老那样关心、爱护和培养青年,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昨日,“四川大学追忆杰出校友巴金座谈会”上,川大师生们用文字和心曲向这位世纪大师的离去默哀。
巴金曾到川大前身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就读二年,至今川大还保留有巴金的学籍。 记者谢梦
书城:鲜花展台纪念
得知巴老去世的消息后,四川各大书城也纷纷准备纪念活动。今天,文轩成都购书中心、西南书城、天府书城将在上午10点布置“巴老,家乡人民想念你”的专题展台,整个展台将被鲜花包围。同时,书店将尽可能多的从出版社调来巴老的著作。
记者马丹见习记者范东波实习生陈兰
新都:艾芜墓前哀巴金
巴金的离去,让新都陷入了悲痛中。昨日一大早,新都区新桂湖公园就有三三两两的人们出现在艾芜墓前。74岁的李长兴老人说:“虽然巴老不是新都人,但他和出生于新都清流镇、同样是一代文学宗师的艾芜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友谊,新都人民对巴老一样怀有崇高的敬意。”王亮记者谢梦杜成实习生王伟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