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第二步。神六之后,中国航天路将通向何方?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韩轩报道
按照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来实施,而神舟六号的成功等于迈开了第二步。在更广的范围来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升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神六之后,中国航天路将通向何方?
神六启动第二步载人航天计划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第一步是发射和返回无人和载人飞船,这一任务已经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地面而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
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17日说,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承前启后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一期工程的结束,也是二期工程的开始。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有开舱门的动作,返回返回舱又必须关紧舱门,这一系列动作为下一步实施航天员出舱和飞船的交会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八将完成飞船定型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神舟飞船将在“八号”基本完成定型,那时神舟飞船不仅是中国人往返太空的工具,还可能用来把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和货物送上太空。
定型以后飞船将有哪些基本特征?张柏楠介绍说,“飞船一旦定型后,其外形、内部结构,到控制服务系统和数据传输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将从一个试验产品变成成熟产品。”
而目前神舟六号“为后续建设小型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说。
空间站建设
同时,作为火箭系统,据孙来燕透露,中国正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能力。为了能把更大的重量送入空间。下一步准备研制新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运载火箭,大幅度提高在近地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的运载能力。
至于发射场方面的能力来说,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可以满足未来空间站建设的需要。据他介绍,载人航天发射场在设计之初就着眼于满足未来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的要求,采用两个垂直总装工位和一个发射工位结合的设计方案。这样,通过双工位并行操作,可以同时准备两枚船箭组合体,先后运往发射区加注发射。由于火箭和飞船在厂房内进行垂直组装和垂直测试,船箭组合体运至发射区后3天内即可发射升空,一周内可完成两次发射,从而满足了未来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的需要。
长期太空生活
出于更长远的考虑,为满足长期载人航天任务的需要(比如建造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中国正在研制载人航天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以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生活问题。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透露,目前部分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
所谓环控生保系统的任务就是在航天器或者星球基地的密闭空间内创造一个与地表大气接近的大气环境,并在失重或者低重力条件下保障人员的正常生活和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得人员能够在太空或者星球基地健康生活、有效工作。
陈善广介绍,为了使人类能够长期在太空生活,必须具备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实现氧气、水、食品、二氧化碳等的再生和循环。目前,中国科学家在水和氧气的再生、二氧化碳的吸收等关键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