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洛阳讯昨日,记者从洛阳市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获悉,流失海外近百年的高树龛释尊佛头等7件国宝级文物,已经运回洛阳老家,并存放在龙门石窟库房中,将于明日在龙门石窟风景区举行隆重的回归交接仪式,并在龙门展览馆向世人展示。
据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文物局近日决定,将该局下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的2批共7件流失海外的龙门石窟文物,调拨给龙门石窟研究院珍藏、研究。其中第一批是5件石窟造像,分别是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头、火顶洞观世音菩萨头像,以及一尊弥勒菩萨头像、唐代立佛像佛头和唐代前期飞天造像。第二批是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的2件造像,一件是石灰岩佛头像,另一件是石灰岩天王头像。
这7件文物中,高树龛释尊佛头(图①)、火顶洞观世音菩萨头像(图②)已经在龙门石窟找到准确位置。据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国介绍,回归的弥勒菩萨头像(图③)属于典型的北魏造像,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古阳洞的“交脚弥勒菩萨头像”。
据悉,本次龙门造像从境外回归龙门石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此前,在2001年4月龙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加拿大政府将其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龙门东山看经寺罗汉像上半身造像,无偿奉送给龙门石窟,以充分表达对龙门石窟这一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敬重。龙门高树龛释尊佛头等7件文物的回归,是我国政府首次以文物征集的形式收回流失海外的龙门石窟文物。
10月18日,在武警、公安警察的武装押运下,7件国宝级文物已安全抵达洛阳,目前全部被严密封存在龙门石窟文物库房。
走近石窟
两颗佛首身份确定
昨天上午,古都洛阳笼罩在一片蒙蒙细雨中,站在古朴庄重的龙门石窟前,记者看到游客并不多,但不少人都知道即将在这里举行的佛首交接仪式。
上午11时,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记者随龙门石窟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国走进石窟。在挂着“古阳石窟”标牌的窟口,王振国停下了脚步。据介绍,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洞窟,始建于公元493年,主佛是释迦牟尼,南北壁面层层列龛直至窟顶,规模宏伟壮观。
眼前的古阳石窟阔大高深,正面和四壁刻满了大大小小的石佛和神龛,其中右侧神龛共有三层,坐落其间的一些石佛已经残缺不全。“古阳石窟高11米,最上层的神龛距离地面有8米左右,雕刻起来非常不容易,即便这样,其中一尊石佛的头颅仍被人盗走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往上看,由于天气阴暗,加上距离较远,窟内非常模糊,看不清究竟是哪尊石佛遭过劫难。
“现在已经确定,回归的7件国宝级文物中有一件是这里的,名叫高树龛释尊佛头。”据王振国介绍,从其面部表情和艺术手法分析,这颗佛首的雕刻年代应该是北魏时期,绝对是件珍品。
离开古阳石窟,沿着石阶走上距地面约70米高的一处火顶洞石窟,映入眼帘的空间较之古阳石窟显得狭小逼仄,窟高四五米,10多平方米大小,窟内立着7尊石佛,伸手就能触摸佛身。在主石佛的左侧洞壁上有3尊约1.6米高的石佛,中间的一尊身体完整,独独缺了头,石壁上只留下一道直直的刀痕,非常清晰。“这颗佛首叫左胁侍菩萨头像,也是回归的7件文物之一。”王振国说,这是一尊建造于唐朝时期的观音菩萨石佛,为什么确定是观音菩萨呢?因为这颗佛首的头顶刻着一尊小石佛,这正是龙门石窟唐代石佛最显著的特征,是那个年代的烙印!王振国还向记者透露了确认左胁侍菩萨头像身份的另一个佐证:经过调查和照片比对,佛首的切口和留在佛身上的切口完全吻合。
“确认这两颗佛首的身份,我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王振国露出了微笑。
发现佛首
海外收藏家带来福音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距今已经有1500年历史,但北周开始就遭到破坏。1918年到1935年是龙门石窟遭劫难最为深重的年代,重点劫掠对象就是高树龛所在的古阳洞。洞内龛像几乎被全部凿下,不仅头像被凿,佛身、佛龛也被整体、整块凿下,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盗卖到了国外。
“转机出现在1992年,从那时开始,我和一个叫陈哲敬的76岁美籍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珍品就是他收藏并公开的。”王振国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
1992年10月,陈哲敬带着二三十幅佛首的照片来到龙门石窟,拜见了时任龙门石窟研究所(现改为研究院)名誉所长的温玉成先生,希望与龙门石窟研究所合作,对这些照片进行鉴定。最终,鉴定工作交到了王振国手里。从此,王振国一头扎进石窟,没日没夜地调查起来,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鉴定,他终于确定了高树龛佛首和左胁侍菩萨两颗国宝级佛首确属龙门石窟,并确定了其所在的佛身。
“这个结论没有任何问题,绝对经得起检验。”王振国充满自信。
据王振国介绍,现居香港的陈哲敬,早年曾学习雕塑、书画和古画鉴定。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举家迁往香港,以雕塑为业,之后,在美国洛杉矶为影视明星制作蜡像,并开始收藏中国佛像。1991年,陈哲敬从美国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购得一件北魏时期的佛首,从瘦型脸和衣褶看,他初步推断为龙门遗物。2002年7月5日,陈哲敬携带他所收藏的16尊佛像回国,在北京饭店举办了一次“珍稀文物展”,当时,有两尊佛首已被确认是龙门石窟当年被盗之物。一件是古阳洞的高树龛主佛的佛首,另一件是火顶洞一尊左胁侍菩萨的头像,皆属国宝级文物。此后,两尊佛首仍陈列在北京饭店展厅,但没有回到它们曾经离散了近一个世纪的龙门石窟。
对佛首回归故里的经过,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这样的“传说”:早在2001年,北京一位古董商人鞠肖男曾与陈哲敬签订一个合约:因陈哲敬年事已高,陈所收藏的200多件佛像由鞠肖男帮助销售,佛像全部搬运到鞠肖男处,此后的费用全部由鞠肖男承担,陈哲敬不能再与第三方商谈佛像转让之事。交易成功由陈哲敬付给鞠肖男雇佣费。2002年,两件佛首在北京展出后,被留在了国内。同年,鞠肖男成为海外文物基金会的一名专员。此后不久,他向基金会提出龙门流失佛首回归计划,希望以基金会的名义完成佛首的正式回归。2003年,该基金会派人前往龙门,向龙门开价50万美元,希望龙门出资购回佛首。
采访中,洛阳市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对国家出资多少购得已经确认的这两件文物,由于其文物价值无法估算,只能“象征性补偿”。
昨天,王振国告诉记者,除了高树龛主佛的佛首和火顶洞一尊左胁侍菩萨,还有一件交脚弥勒菩萨佛首也属于龙门石窟的珍品,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其佛身在何处。至于另外的4尊佛首是否归龙门石窟,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落实。“我了解到陈哲敬先生将参加22日举行的佛首交接仪式,但他到底来不来,现在还不好说。” 佛首安置
不会复原到原佛身上
“这些佛首雕刻精美,可以说是当时龙门石窟石雕艺术的代表作。由于历代战乱和人为因素,能够完整保存到现在的佛像不太多了,尤其是北魏时期的就更少,所以说它们价值连城一点也不为过。”王振国认为,从目前确认的两件佛首看,可以反映出北魏和唐朝时我国的石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把它们展示出来供人欣赏,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更为我们研究龙门石窟和佛像断代提供了一个标尺。”他说。
专家介绍说,一般文物出土时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保护处理,公开陈列的文物都是经过修复的,文物修复“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一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目的是恢复藏品本来的面貌,避免文物继续劣化。在广东各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许多是经过专业人员的妙手修复才得以重放光彩的。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国内仅见的丝缕玉衣,出土时2291片玉片散落一地,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白荣金带回北京,经过三年的修复,由玉片、丝缕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之后,才终于还其原貌。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近3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百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00余处,博物馆馆藏文物1500余万件。如此大量的历史文物保存到今天,保护和修复的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也超出人们的想像。许多文物出土后,由于环境发生变化,文物迅速发生质变,比如,一些丝织品出土后颜色、质地剧变。一些博物馆的展陈和库存条件较差,其温度、湿度和防霉等设施达不到技术要求,也会造成文物的损毁。令人忧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坏将日趋增多,情况也日趋严重。
王振国说,由于文物复原技术要求很高,现在的技术无法使原件复原,同时更重要的也是出于安全考虑,两件佛首不会直接安装在佛身上,“将来我们准备在窟内安放复制品,真品将放在龙门石窟展厅”。据了解,龙门石窟的展厅古阳阁已经改建完成,展厅面积为90多平方米,这次移交的7件文物将集中在这里展出。
珍品命运
七成石窟遭盗凿
据调查,目前龙门石窟窟龛编号有2200多个,造像10万余个,塔40多座,碑刻题记2870多块。
一项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洛阳龙门石窟由于各种原因被凿毁的各类造像1063个,其中,流落在海外、有据可考者达103个。
据王振国介绍,就整个龙门石窟而言,历史上破坏的是多数,但一些大中型的重要石窟,因常有僧人看守,洞里的大部分造像,还是基本上完好地被保存了下来。龙门石窟近现代被大规模的破坏可以从1914年说起,直到1918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遭遇劫难最严重的、有据可查的主要是古阳洞。
第二阶段,从1918年到1935年间,这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受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首先是对窟、像的盗凿肆无忌惮。重点仍然集中在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药方洞、唐字洞以及东山擂鼓台等十多座洞窟。其次,是崩山取石对龙门东山的人为破坏,如老龙洞北段,九间房下段、老君洞及火烧窑下各一段,共有7段,尽数被毁。记者看到,在龙门东山万佛沟沟口,其中一个大洞外面右侧壁上下两排立佛像共10尊,现在仅剩下层最里面的一尊立佛的左半只臂膀。
第三阶段从1936年到1948年间,所能查到的遭到破坏的雕刻,有宾阳南洞南壁的二力士像整体被凿;万佛洞洞口右侧的力士像头被凿;药方洞外上方的两个飞天被凿去上半身;东山看经寺洞的迦叶罗汉像上半身也不知去向。
“龙门石窟究竟有多少精美艺术品被盗凿,现在已经无法统计。”王振国说,早在1965年11月,国家文化部与龙门文物保管所对龙门石窟进行了联合调查,1991年到1992年,他本人又对龙门石窟被盗情况进行了复查,写出了《龙门石窟破坏情况调查报告》,经对破坏严重的96个重点窟龛调查发现,被盗走佛及菩萨等主像262尊;毁坏其他各类像1063尊、龛楣8处、说法图浮雕10幅,本生故事佛雕1幅,礼佛供养人浮雕16幅,碑刻题记15品等等。
“我认为,这大体上概括了龙门石窟被盗凿总数的70%左右。至于详情恐怕永远是一件遗案了。”
尽管人们常用满目疮痍来形容龙门石窟被破坏的情况,但也不可一叶障目。王振国说,实地调查资料显示,龙门最精品的作品,仍可与青山同在。龙门石窟仍以现存2100多个窟龛、数以10万计的造像和近2800品碑刻题记而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全国的国有馆藏文物。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本行政区域内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调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记者孟冉首席记者任双玲文李文波图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