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发自纽黑文
关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美国政治主流会告诉你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萨达姆同基地组织有牵连;保守派会说“萨达姆是个邪恶帝国”;左派的答案是“石油”或“建立美国帝国”;而新保守主义则会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你,是“为了捍卫西方文明”。然而,“9·11”以后的华盛顿是由新保守主义主导的,伊拉克成了新保守主义的试验田。现在,这场试验似乎要收场了。
新保守主义的预言
“9·11”前,以《金钱之链》一书而在西方惊世骇俗的英国历史学家尼奥·佛格森公开宣称:“资本主义创造的金钱使美国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但我们现在面临的道德挑战是:美国有没有意愿运用金钱给自己带来的权力。”他批判美国不愿过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太顾忌战争所带来的牺牲,没有勇气运用自己的资源在全球推行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并预言美国早晚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纵深作战,并对此感到措手不及。
言犹在耳,就发生了“9·11”恐怖袭击,美国开始在天下布武,四处出击。年仅40岁的尼奥·佛格森,因此成为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历史学家。布什上台后,新保守主义大为走红。随着美军在伊拉克的节节胜利,新保守主义似乎已经主宰了历史。
然而,伊拉克却风云突变。今年4月地方武装的反抗让美军遭受了伊战以来最惨重的伤亡。5月的虐俘丑闻,民意更是急转直下。在美国国内,对伊战政策的反对者第一次超过支持者。一贯为布什和伊战呐喊的英国保守派杂志《经济学人》,不仅要求拉姆斯菲尔德辞职,而且预言说:即使拉姆斯菲尔德和布什能够躲过此劫,新保守主义运动也无疑正在终结。
为什么新保守主义的命运会如此大起大落?为什么伊拉克这样一个不堪一击的敌人,竟成了新保守主义的“终结者”?要理解这些问题,还得回到新保守主义的基本信条上来。
令人毛骨悚然的“道德洁癖”
作为历史学家的尼奥·佛格森,由于不像哲学家施特劳斯那样在“主义”上有原创性,而且,他不是美国思想库中的智囊,不直接介入美国对外政策的设计,所以一般不被列为新保守主义者。但是,他却的确是新保守主义最直言不讳的代言人。据说英国的一些报刊因此把他评为现在对世界最有影响的20人之一,连英国首相布莱尔都不在这20人之列,可见其影响之大。
佛格森长期在美国教书,他的几部大著,全是借历史说现实,直陈美国的历史使命的,而且其着眼点越来越指向美国外交政策的现实。《大国:美利坚帝国的兴亡》——他在伊战中出版的新书,把他新保守主义的历史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基本论点是:为民主政府所统治、并传播民主价值的“自由帝国”,给世界带来稳定和繁荣。缺乏这样的帝国,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和灾难。大英帝国的历史表明,西方殖民统治给被统治者带来了民主和现代化。印度就是一个明证。美国不情愿像当年的大英帝国一样全力以赴地追求帝国的目标,是造成当前世界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原因。
这一新保守主义的历史观包含两个层面,并都在美国现行的外交政策和伊战中体现出来。
第一是对现实世界的估价。佛格森坚信,西方文明的优越性,缔造了“自由帝国”无坚不摧的力量。以这样的实力为基础,“自由帝国”理应抓住历史的机会,按自己的面目塑造世界。这直接被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智囊克里斯托照搬了过来,克里斯托声称:“冷战后我们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领袖。但是,美国却白白浪费了十年,没有利用这样的机会在世界上伸张自己的权力,就像个身体迅速发育的青少年,对突然长出来的一身肌肉不知道如何使用。”这样的理念使新保守主义者认为萨达姆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重要,关键问题在于他是代表着与美国价值对立的势力的暴君。推翻这个暴君,在伊拉克建立民主,重新塑造中东才是美国的使命。
这一对现实估价的背后,新保守主义还有更重要的第二层理念,就是道德主义。如果说20世纪是充斥着对“上帝死了”以后的怀疑、解构和犹豫的话,对新保守主义来说,新的世纪应该是重建信仰的道德确定的时代。最近美国基督教政治力量的崛起就是个明证。在佛格森看来,历史虽然充满了许多丑恶、残酷的细节,但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显示出无可争议的优越性,足以为世界确立道德的目标。所以,为了追求这样的道德目标,一定要敢于牺牲,而不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缩手缩脚。比如,他认为越战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美军的手段还不够凶狠残酷。
他对朝鲜战争的看法更是惊人。他认为当年杜鲁门反对麦克阿瑟大胆、无限度的战争计划是个错误。美国应该对中国本土进行攻击,摧毁东北的机场,封锁中国的海岸,联合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并且对中国的城市使用多达50枚的原子弹!
在4月伊拉克的反叛中,佛格森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这次反叛和1920年英国统治时期伊拉克的叛乱如出一辙。当年英军采取了焚村、空中轰炸等残酷的镇压手段,甚至一度想使用化学武器,只是因为当时英国政府没有能力提供而作罢。他宣称,历史的教训是对反叛的镇压一定要狠,一点点心慈手软就可能使局面不可收拾。他甚至对布什所谓“美国不是个帝国,不是征服者,在伊拉克的目标是有限的”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不满,认为美国应该拿出帝国的勇气、堂堂正正地对伊拉克进行征服。
“道德大厦”的崩塌
然而,无论是在对现实的判断还是在道德理想上,这样的新保守主义哲学都在伊战中碰了壁。
不错,美国的实力确实举世无双,特别是其军事实力,不仅自海湾战争以来就所向无敌,而且它在军事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还将不断扩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集团,和美国作战并且获胜都将是“白日梦”。这就是新保守主义自信心的基础。但是,战而胜之是一回事,战后进行新保守主义所鼓吹的国家建设、在战争的废墟上创立民主制度、使天下归心,则是另一回事。美国在冷战时期虽然在实力和道德上有充分的优势,最终使苏东集团土崩瓦解,但在冷战之后,美国的海外民主试验却乏善可陈。就连家门口的海地这样一个弹丸小国,都无法在美军的占领下建立真正的民主,在与美国有强烈的宗教和文明冲突的中东更是纸上谈兵。
在道德上,新保守主义的失足就更为致命。先是2001年,美国在古巴关塔纳摩战俘营公开拒绝执行日内瓦公约。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美军对战俘的审判,仍然是在日内瓦公约之外为所欲为。现在媒体已经揭示出,拉姆斯菲尔德亲自批准了美军残酷、非法的审讯策略。如今已经有1600多张虐俘的照片和录像,证明虐俘根本不是几个道德败坏的士兵的个人行为,而是普遍的、系统的战争罪。特别是这些照片已经在五角大楼放了数个月之久。如同美国记者所说,随便一个人看看这些照片,就知道这将会是一个大丑闻。但奇怪的是,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对此见怪不怪,根本不当一回事。
这样系统的虐俘事件之所以发生,我们从佛格森那里很容易找到答案。这些新保守主义坚信,他们是在追求人类最崇高的道德目标,必须不惜代价,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多愁善感,对邪恶讲人道主义。所以,当萨达姆被捕后,美国的电视上就马上有人出来说:“要用萨达姆审讯其政敌的手段来审讯他自己!”而虐俘丑闻曝出后,一些保守派的议员和政治评论员还在大呼:“这些所谓被迫害的战俘,不过是些恐怖主义者,是屠杀美军战士的恶魔。”他们根本不屑于面对一个基本的事实:大多数被虐待的战俘,最后被证明是无辜的平民百姓。
结果具有十足的讽刺意味,这次伊战,新保守主义正是以道德主义毁掉了自己的道德根基。
笔者在伊战前曾经撰文指出:美国与大英帝国的根本不同在于,美国是一个“不情愿的帝国”。大英帝国出自欧洲贵族的传统。贵族一旦主宰了政治,对平民百姓的一些“庸俗”的关怀就不以为意。贵族政客为了追求自己所谓高贵的道德理想、帝国荣耀,可以无视平民百姓的利益,在世界上进行无限的冒险。美国的政治重心则在基层的社区。百姓对政治有充分的发言权。平民的生命不是帝国荣光的祭品。邻居家的孩子在海外战死,政府必须出来解释其理由。同时,老百姓对一般民众的尊严也很看重,政府不能因为追求一个超出老百姓理解力的“高尚”目标,而对一般人无所不用其极。这些因素注定会约束美国在世界上的扩张,使这个前所未有的帝国有几分“不情愿”的特征。像佛格森这样一个英国出生的历史学家,依然怀抱着旧式贵族残忍的道德主义,对这种平民式的“不果敢”、“怕牺牲”的品性感到不耐烦,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未来看不到的荣光,远不如眼下残酷的现实来得真实。“9·11”以后美国老百姓固然愿意作出更大的牺牲,甚至也很容易受愚弄,乃至许多美国公众至今仍相信“9·11”主要是伊拉克干的,使新保守主义得以劫持民意,但大部分美国的老百姓,仍然信守自己朴素的道德底线。结果,尽管4月美军承受了最大的伤亡,美国公众还是支持伊战;但虐俘丑闻一出,战争的道德根基就顷刻崩解,公众的支持再也无法维持。
伊战本来是实现新保守主义的开始。美国当初并不急着扶植一个亲美的独裁者,拒绝将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国际化,甚至不制定权力移交的时间表,一定要等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民主政治的架构后,才肯撤出。如今的美国却是急急忙忙地请联合国出面组织权力交接,在还搞不清楚该将权力移交给谁的情况下,就巴不得6月30日早早到来。用一位保守主义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的话来说:“布什能够指望的最好结局,就是权力迅速移交,自己能够尽早和伊拉克局势划清界线,然后在伊拉克举行的大选中,让打着反美旗号嚷嚷着美军必须撤出的候选人获得胜利。”这当然已经远非新保守主义的理想,更不是新保守主义的战略。
在伊拉克,美国这个“自由帝国”,触及到了它扩张的边界。虽然拉姆斯菲尔德等的战略目标是美国要能够同时赢得两场战争,但伊战使美国再次在国际上大规模兴兵生事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同时,伊拉克不仅没有在民主的道路上起步,而且变得更加不稳定。美军一旦撤出,伊拉克就可能陷入内战,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甚至最终诞生一个比萨达姆更坏的暴君。在这场远超出人们意料的复杂战争中,新保守主义消灭恐怖主义的速度,大概还赶不上它催生恐怖主义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在“9·11”后,高唱道德主义高调的新保守主义使美国在世界的道德权威全面下降。这虽然不足以挑战这一“自由帝国”的权力,却将大幅度提高其统治的成本,降低其主宰世界的效率。很难想象,在走出伊拉克之前,新保守主义还能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