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胡子是一头牛”,“叔衡办事,可当大局。”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位与他合作共事多年,一同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战友何叔衡。
综观何叔衡一生,确实他就像一头牛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党工作。何叔衡经常告诫家人,“我不希望我家活多少人,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我的人生观,决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他教育儿女们,“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
何叔衡,18762年生于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33岁时,受聘宁乡云山高等小学堂,教文史的同时,开始大量阅读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新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先剪去头上发辫,并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1913年春,37岁的何叔衡跑到长沙报考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该校年纪最大的学生;第二年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与比自己小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后来他到长沙市内的中学任教,还担任省通俗教育馆馆长。1918年,毛泽东发起组织了新民学会,何叔衡成为学会中年龄最大的成员。后来诗人萧三回忆新民学会共处时的何叔衡,说他“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何叔衡是当时13名代表中的年长者。中共“一大”后,何叔衡回到湖南,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为掩护革命活动,他与毛泽东又发起成立湖南自修大学,后学校被军阀查封,何叔衡又建立湘江学校并担任校长。北伐军进入长沙后,何叔衡担任《民报》馆长职务,同时担负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叔衡经化装由湖南前往上海,被派到街头做宣传鼓动工作。当时国民党警察密探在街头到处抓人,何叔衡不会讲上海话,又不熟悉当地情况,很快便被捕了。在警察局审讯何叔衡时,审讯官认真端详何叔衡,见他穿着旧式读书人的长衫,一副学究模样,看上去既老又笨,迂腐气息极浓,觉得何根本不像是个革命者,就试探着问:“你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吗?”何叔衡故意摇头晃脑,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答道:“吾乃学者,岂能不知?共产党三民主义是也,国民党五权宪法是也!”随后,何叔衡又讲起《论语》,审讯官一听便把惊堂木一拍,让他快滚!
何叔衡巧妙脱险后,于1928年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何叔衡回到上海,任秘密救助遇难同志的全国互济会负责人。1931年,他到达中央苏区中心瑞金,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检查部部长、临时法庭主席的职务。每一项工作,何叔衡都办得认真仔细,确实“可当大局”。
1934年秋,红军长征,何叔衡因组织决定留在了中央苏区。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和瞿秋白、邓子恢等人由警卫员护送穿越封锁线。当行进到福建省长汀县小迳村时,被敌人发现,瞿秋白等不幸被捕。何叔衡则因年老体弱,最后被敌人逼到陡峭悬崖边,不幸用血肉之躯实践了他生前“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