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本报驻埃及、黎巴嫩特约记者金谷 万铤
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将讨论一份文字不长,却分量很重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正在点燃中东的另一堆火焰。它是20日提交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的调查。报告十分明确地指出,黎叙高级安全官员卷入了刺杀哈里里的恐怖主义行动。如此尖锐的报告一经公布,就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脆弱的中东地区炸响,巨大的问号横在人们的面前:报告具体是怎么写的?美国是否会借机对其一直不满的叙利亚采取行动,甚至推翻叙利亚政权?叙利亚将如何应对?
报告直指叙黎高官
据悉,这份50多页的报告是在联合国授权的、德国资深检察官梅利斯的领导下,30位调查人员和70位辅助工作人员经过4个多月的实地调查,讯问了400多人,查阅了6万份文件后写出的。报告断定:“没有叙利亚高级情报官员的批准,不可能作出谋杀哈里里的决定;而没有黎巴嫩情报机构的配合,也不可能进一步策划此事。”因为在今年4月叙利亚部队和情报机构撤出黎巴嫩前,所有黎巴嫩的高级情报官员都是叙利亚任命的。
20日当晚,安南将报告转交给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和当事国黎巴嫩政府,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也在当天公布了这份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报告与初稿有些不同,在最关键的关于谁决定谋杀哈里里的段落中,省略了一些重要人物的名字,据称包括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弟弟马希尔·阿萨德,叙利亚军事情报长官、总统巴沙尔的姐夫舒卡特等。但报告在引用一位证人的话时,仍点了舒卡特的名。报告称,该证人说,在谋杀案发生两周前,舒卡特就安排了一个伊斯兰激进分子艾哈迈德·阿布阿达斯作为谋杀案的替罪羊,强迫他承认是他干的。但实施爆炸的是个伊拉克人,他也是被骗,把哈里里当成伊拉克总理阿拉维,因为当时阿拉维刚好在黎巴嫩。
报告还描述了哈里里遇害当天的一些情况,称2月14日爆炸发生前数分钟,黎巴嫩一个与叙利亚有密切联系的宗教组织成员马哈茂德·阿卜杜勒·阿尔给黎巴嫩总统拉胡德打了一次电话,但拉胡德否认接到过电话。随后,当哈里里的车队通过黎首都贝鲁特西区一家旅馆时遇汽车炸弹袭击,包括哈里里在内的20余人身亡。此后,马哈茂德的兄弟艾哈迈德·阿卜杜勒·阿尔与黎巴嫩国家安全机构的官员进行了多次联系,其中还包括黎国家安全总局局长。报告还点了叙在黎军事情报机构以及黎安全部队领导人的名。
报告说,叙利亚当局与调查委员会进行了有限合作,但报告指责一些受到调查的叙政府官员,如叙外长提供虚假的证词,企图误导调查,要求叙利亚政府在后续的调查中给予充分的配合。
安南秘书长在接到梅利斯的报告后,与他进行了会谈,但两人都没对外发表看法。安南把报告转交给安理会时,给安理会写信建议,将调查委员会的任期延长到今年12月15日。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可能不会对调查作出最后结论。对于有媒体称安南干预了报告的发表,才导致一些人名被省略,安南21日发表声明强调,他在任何时候对报告内容没有施加过任何影响。梅利斯也在当天发表声明,说没有任何调查委员会以外的人,在起草报告中发挥过任何作用。他强调,这个报告不是最后结论。他删掉那些名字是因为那只是一些匿名者的证词,不一定就是事实,若不省略会给人错误的印象。
美曾研究推翻叙现政权
报告公布后,美国总统布什马上抓住机会,把矛头对准叙利亚。他说,这份报告令人非常不安,国际社会必须对此作出反应。他已经催促国务卿赖斯,要求安理会尽快举行会议讨论这一报告。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明确表示,不能让报告就躺在桌子上。负责落实布什指示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暗示,美国正在考虑对叙制裁的各种可能。据透露,美国和法国将在安理会提出两个决议草案,要求叙利亚与梅利斯的调查委员会充分合作,就其干涉黎巴嫩内政和涉及谋杀哈里里一案作出解释。但两国的决议草案着重点不同:法国重点在叙干涉黎巴嫩内政问题上,而美国重点在哈里里案,并谴责叙支持恐怖主义。
布什认为,伊拉克的恐怖分子利用叙利亚为掩护和训练基地,而叙总统巴沙尔对此“不采取任何措施”,因此对叙方极为不满。布什曾要求其国家安全顾问班子研究是否有能替代巴沙尔的人选,明显想推翻叙利亚现政权。赖斯在前几天甚至不排除对叙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美国虽然目前深陷伊拉克战乱,布什还要面对飓风灾后重建、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等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但分析人士认为,美打击叙利亚的力量还是有的。而且美国有人鼓吹,打击了叙利亚,将有助于消灭在伊拉克的反美武装。据悉,美国已在伊叙边境地区增派兵力,对叙利亚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分析人士认为,布什很可能会要求对叙利亚实行制裁。下一步,如果调查涉及到更多的叙利亚高级官员甚至巴沙尔本人,布什公开要求巴沙尔下台也并非没有可能。
叙方称报告缺乏可信性
为了防止引发全国性骚乱,黎巴嫩在报告提交前一周就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报告公布后,黎巴嫩主流舆论都表示欢迎和满意,认为这是“在困难和复杂局面下,所能作出的最好的报告”,不少黎巴嫩群众打出了“谢谢你,梅利斯”的横幅。除呼吁国际社会尽快成立国际特别法庭、审理有关哈里里遇害案的各国嫌疑人外,黎国内要求亲叙派总统拉胡德下台的声音不断高涨。
叙利亚官方比较紧张,连续由新闻部长、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美大使、副外长、外交部法律顾问等人表态,称报告依据黎巴嫩反叙人物的证词,对叙妄加指责,含有政治目的等。叙利亚有官员认为,“美国把叙利亚当成其在伊拉克政策失败的替罪羊”。22日下午,叙利亚政府发表声明,对报告感到遗憾和震惊。声明指出,叙利亚已与国际调查委员会进行了全面合作。叙还强调,叙利亚是这一暗杀罪行的第一个受害者。尽管如此,叙方表示仍将继续配合哈里里案国际调查委员会的工作。
阿拉伯国家官方大多对报告表态谨慎,但媒体纷纷撰文,认为“叙黎等待风暴”、“梅利斯报告引燃叙黎关系”等。还有分析指出,尽管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不希望看到叙利亚局势动荡,但如果叙利亚高官涉嫌卷入哈里里遇害案得到证实,两国在援助叙利亚问题上会感到“为难”。
应该说,用“风暴”等词来形容目前形势一点不为过。哈里里遇刺后,美国先是联合法国对叙施加压力,在黎搞了一场“雪松革命”,迫使叙撤出其驻扎在黎长达29年的部队和情报人员。之后,黎反叙派在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并控制了政府。进入夏季后,美国的攻势虽然表面上有所减弱,但一直在与叙利亚明里暗里讨价还价。报告出台后,叙利亚问题已到了“解决”的边缘。
美国当年借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机发动了海湾战争,之后是长达11年的国际制裁,最后直接出兵把萨达姆赶下了台。因此,有人认为,这一切正在叙利亚“重新上演”。与伊拉克情况不同的是,叙利亚的种族、宗教构成比伊拉克更复杂;叙利亚农业较发达,但石油等基础工业严重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叙利亚的军力由于受国际政治和自身经济实力的影响,不比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强多少。更重要的是,前几天叙内政部长在报告即将出台前自杀,暴露出叙国内政局不稳。
但也不能说叙利亚已经无依无靠。首先,叙利亚长期以来国际声誉较好,哈里里遇刺案仍疑点重重,国际社会较难短期内出台对叙制裁决议;即使最终决议得以通过,制裁程度也不会很深。其次,叙利亚与伊拉克问题、巴勒斯坦问题、黎巴嫩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这把大剪刀很难把这些线索全部剪断,一旦处理不善,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中东形势都将面临灾难性后果。最后,美国未必想现在就将叙利亚逼到死角。因此,尽管围绕叙利亚的局势现在有很多不祥的悬念,但结局如何,变数显然很多。▲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