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日本政府对中东地区很少有大的举动,也引不起日本媒体和国民的关注。但是随着日本与亚洲地区外交关系走向低谷,日本政府开始试图从不同角度,解决日本在亚洲所处的尴尬局面。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对中东地区国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用吃饭来促进了解
日本外务省10月24日宣布,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邀请了44个伊斯兰国家的大使到官邸享用开斋晚宴,这在日本历届首相中都无先例,在日本外交史上也是头一遭。记者在25日上午致电日本外务省中东课得知,24日晚参加晚宴的伊斯兰国家代表共来自39个国家,日本外务大臣町村信孝、日本官房长官细田博之、被称为“阿拉伯通”的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等12名日方官员也参加了晚宴。
这次开斋晚宴完全依照伊斯兰教习惯进行。开斋宴是伊斯兰教斋戒月中,标志斋戒结束的第一顿晚饭,菜式通常比较丰盛。这次晚宴由各国大使自备的菜肴组成。小泉在致词中说:“今天,在我的官邸举行伊斯兰风俗之一的开斋宴。我认为能够有机会与大家欢谈,就是对日本与伊斯兰各国关系的最大支持……我将一一品尝各国的菜肴,今后将更加致力于发展日本与伊斯兰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穆斯林反应各有不同
伊斯兰国家对日本并没有太深的成见,尤其是以阿拉伯为主体的伊斯兰国家,甚至欢迎日本加大对中东的政策力度,这样可以平抑美国在中东“一超独霸”的地位和影响,为自己创造较大的外交回旋空间。除了资金,阿拉伯在汽车、电子等科技产品方面也离不开日本。但近年来,日本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一唱一和,如派兵伊拉克,使得阿拉伯国家对日本的疑虑增多。一些人意识到日本可能会与美国如出一辙,将来像受制于美国那样得听从日本的摆布,因此开始对日本的做法产生反感情绪。
就小泉请吃开斋饭一事,记者在埃及街头进行了走访。许多人表示惊讶,不相信请吃开斋饭是真的,因为毕竟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一个名叫萨尔瓦特的书店老板认为,小泉这么做的目的有三:一是政治上摆脱外交孤立;二是经济上攫取阿拉伯国家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三是着眼于扩大对阿拉伯市场的电器等产品出口,以捞取外汇。
一家甜食店老板说,日本在政治上确实有所图,“但在经济上,我们并不亏”。因为石油出口对阿拉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而且日本商品质量有保证,价格也不贵,所以并不反对进口日本货。不过他对日本出兵伊拉克竭力反对,认为这使日本在阿拉伯的形象“大打折扣”。
日本在中东的动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日本帮助修建的道路、大楼随处可见,埃及著名的歌剧院就是日本出资建的。尤其在“争常”期间拉非洲国家选票受挫后,日本明显加大了对伊斯兰世界外交的力度。
倡导友好意在石油
据《朝日新闻》报道,小泉为了显示其尊重伊斯兰教的习惯,当天特意没有吃午饭,并将此举在宴会上“告白”,博得了与会大使的欢心。《读卖新闻》评价,小泉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促进与阿拉伯诸国友好的决心。
外务省中东课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日本一直非常重视与伊斯兰社会的关系。今年1月,外务大臣町村访问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此后又举办了日本与阿拉伯第三次对话论坛。因为“中东地区在世界主要石油供应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保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和平,日本必须发挥积极作用。”这次在首相官邸举行开斋晚宴,表明日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东各国的友好合作。
小泉与伊斯兰各国大使“欢谈”的目的十分明确。选择伊斯兰斋月结束召开晚宴,既可博得伊斯兰社会的好感,在外交上获得相对更大的空间,更可以达到确保石油供应的真正目的。这可以说是小泉自导自演的又一幕“政治秀”。▲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