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里,安徽、湖南继内蒙后爆发禽流感疫情,并有传言湖南有被传染者身亡的消息,10月28日,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记者会,对此予以否认。
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三地爆发疫情,使得一些人对中国不为人知的防疫体系产生怀疑。贾幼陵用统计数字对此予以驳斥:从2004年年初到现在全世界共发生疫情3600多起,在中国发生的疫情是56起,仅占1.5%,亚洲发病次数是3400次,占全世界的94%,中国只占发病数的1.6%。而中国的家禽的存栏量是52亿多只,占了亚洲的53.9%,占世界存栏量的29%。
贾介绍说,“国际组织曾经多次在中国进行考察,对中国防控中最肯定的经验是我们对疫点周边3公里之内的家禽进行彻底的扑杀,这是绝大多数国家做不到的。而且,农业部、卫生部和林业部都有一个庞大的监测网络。”
但他承认,我国完全阻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一些省份仍有发生疫情的可能。
农业部、卫生部联手防疫
对中国来说,今年的禽流感情况比较严峻。首先是今年的候鸟活动频繁,而且候鸟带毒比较严重,青海湖的候鸟死亡6345只,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
“频繁的候鸟活动是这三起禽流感集中爆发的重要原因。”贾幼陵分析说,全球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都集中在北极圈,带毒候鸟在北极圈交互感染,而后散布到全世界。由于其中的三条路线覆盖了中国的全部领域,现在又是候鸟南迁的季节,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作为一个面积广,禽养多的国家,在去年禽流感大爆发时,国务院就成立了全国突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指挥部,由回良玉副总理担任指挥长,以农业部、卫生部为主,协调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进行工作。
今年进入秋季防疫时期后,根据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农业部和卫生部建立了联防联控合作机制。9月20日,两部联合下发《卫生部农业部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要求建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卫生部、农业部分管副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司局长担任。协调小组负责防治工作、疫情处理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协调。
贾幼陵介绍说,该机制要求卫生部、农业部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暴发疫情时,24小时之内互相通报疫情。共同开展疫情监测,相互提供所需相关样本及诊断试剂标准品。共享专家资源,加强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与卫生部流感实验室之间的合作研究。
农业部由尹成杰副部长负责指挥,兽医局具体实施管理。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告诉记者,全国划分为华北、西北、东北、中南、华东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络组、防疫组,直接向农业部兽医局负责。与此同时,组织30多个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检查组到各地检查工作,10月以来,已经派出了十余次疫情处理督导组。
农业部兽医局于去年7月30日刚刚成立,贾幼陵被任命为首位国家首席兽医师兼兽医局局长,同时担任中国农业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新闻发言人。
在中国网络状的防御体系中,各地方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指挥机构由本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成员由政府农业卫生部门、军队、武警部队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由于中国各省市建立了名称不一、职能相互交叉的机构,除畜牧兽医站外,还有兽医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生监督所和动物防疫监督站等。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省市兽医机构像中国这样分散。众多的兽医机构工作起来,难免摩擦,难以协调,也不便于农业部统一下达兽医工作的指令。
但监测工作一直在进行。“农业部、卫生部和林业部都有一个庞大的监测网络。我们每年取的样都超过200万份。”贾幼陵介绍说。
防治链条层层递进
10月13日晚,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颜镇腾家营村养殖户秦志军,发现禽鸟突然大量死亡后,就立即报告区动物防疫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兽医站在14日下午,初步检测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报告后1小时内,向自治区农牧厅和农业部报告。自治区农牧厅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报自治区政府,并报告农业部。
14日晚,开始了对疫点内所有禽只扑杀,并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按国家规定标准,在远离人群的地方焚烧、深埋、消毒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内的禽类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与此同时,根据《预案》要求,公安机关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在经过自治区政府批准后,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对禽类的监督检查任务,扑杀疫区内所有禽类,关闭禽类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染活禽进出和易感染禽类产品运出。
在疫区外5公里的受威胁区,应急小组对所有易感染禽类紧急强制免疫接种,对禽类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按照规定,疫区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21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由动物防疫监督人员审验合格后,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同日,按照《方案》要求,赛罕区防疫部门将采集病料样品送自治区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在15日迅速将样品送往位于哈尔滨的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19日,国家参考实验室将确诊结果立即报农业部。
按照国际兽疫局(OIE)的规定,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以专家名义立即向OIE总干事通报此事,由农业部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外使馆、外国驻华使馆,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方面进行通报。
贾幼陵自豪地说,国际组织曾经多次在中国进行考察,对我们防控中最肯定的经验是我们对疫点周边3公里之内的家禽进行彻底的扑杀,这是绝大多数国家做不到的。
在不久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联合国禽流感事务协调员大卫纳巴罗认为中国的防控体系“很好,很完善”。就像内蒙古疫区的一位农民所说,“所有带翅膀的东西都逃不出这个防疫网”。
但贾坦言,目前来看,候鸟和留鸟、野生禽鸟对养殖业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有60%的家禽是散养的,和东南亚很多国家类似,防疫难度很大。
从现在来看,中国虽然有很好的防治技术,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免疫力度还不够。农业部在9月29日召开的全国视频会上,曾经向全国展示了哪些省份的免疫密度比较低,现在这些省份正在加强。但是,从现在来看,当时免疫密度非常低的省份现在发生的疫情比较多。去年发生了50起,今年到现在一共发生了6起。本报记者张立伟 北京、内蒙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