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
资料图片:教育部于2004年2月20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情况,图为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兼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王旭明主持发布会。
“定向人才”为何难定向?--河北农大首届“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调查
新华网石家庄10月3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张涛)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7月1日向农村输送第一批201名定向毕业生。近4个月过去了,记者近日采访上百名毕业生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回村后“水土不服”难以发挥专长,有的无所事事、内心彷徨,有的不得不外出打工。
按当初设想,这批学生不掏学费脱产学习两年,依协议回当地农村,成为农村后备干部或科技示范户。这一办学经验去年被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然而首届毕业生面临的尴尬引发议论:“定向人才”为何难定向?
农村人才贫乏,定向培养却“水土不服”
早在2000年,河北农大就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其目的是利用学校的学科、技术等优势,为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
按照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生重点面向两类人群:一是年龄在28岁以下,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二是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放宽到35岁以下。所有考生须逐级经当地村、镇、县考核,一村最多可以推荐3人,由学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纳入全日制高职教育大专招生计划,两年共计1万元学费分别由当地政府和学校各负担8000元和2000元。学生不转户口,并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毕业后须回当地工作3至5年,否则退还学费。
2003年9月,河北农大迎来首届201名农民大学生,分别就读园艺、城镇建设、动物养殖等7个专业。学校专门成立农村发展学院,根据生源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设置相应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定向培养的人才将为农村“解渴”。随后继续扩大招生规模,2004年和2005年分别招收304人和1300人。
首届毕业生回农村发展准备得如何?河北农大农村发展学院曾在学生毕业前的调查摸底显示,201名学生中,村干部和致富户不足10%,这部分毕业生基本从事“老本行”,另有20%多的人可通过家长关系或个人能力在当地或外地找工作,至少60%的毕业生当时存在“城市工作不许找,回村没活儿干”的困惑。
回到农村的毕业生经过近4个月的磨炼,是否在农村找到合适的位置?
磁县东王女村的庞晓芳学城镇建设专业,回村后一直在家里闲着,等待安置。她说,两年前听见村里大喇叭广播鼓励报考,还以为回来能安排个事儿,学了两年,生活费花了1万多元,现在啥都干不了。前几天组织他们入学的县农业局开会重申5年内不许离开本县到外地就业,并鼓励他们开农资门市,说可以给点优惠政策。但开这样一个门市需要几万元,县里又不管贷款,县里13个毕业生大部分都在等待、观望。
与一味依赖县里安置的庞晓芳不同的是,来自怀来县罗庄村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封立刚回村找不到活儿,便开始了他曲折的北京打工生活。他告诉记者,毕业前怀着雄心壮志琢磨回村改变面貌,但村里一穷二白,实在无能为力。
记者近日一共随机采访了100余人,有70多个尚没有按照协议在当地找到跟专业有关的活儿干,其中50多人已到外地打工。
相关阅读:
记者从河北农业大学获悉,河北省首届201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毕业的“农民大学生”近日已全部毕业,离开校园返回家乡,到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
为了改善农村科技人才匮乏的现状,留下一支不走的科技队伍,2003年,河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校通过单独考试招收立志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农村青年,201名农民成为首届学生。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论断,既是我们党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贯主张,又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以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必然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无论是国家之间、政党之间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都是人才的竞争。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固然值得我们举国庆贺,但产业发展和升级对技术需求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下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同样需要我们警醒。
我国第一部人才报告发布 人才市场存在四大问题
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日前已出版发行,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人才状况分析报告。记者于10月8日采访了该报告的负责人、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院政策研究室的李建钟博士。李建钟表示,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从人才的总量、高级人才的储备以及人才与经济结构发展有效配置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