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改组日本内阁,把安倍晋三的竞争对手全部拿下——
在10月的最后一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宣布了第三次内阁改组的计划,被视为小泉明年9月下台后可能的接班人人选之一的自民党代理干事长安倍晋三将担任新内阁中的官房长官。作为名门后代,这将是安倍晋三首次入阁,这意味着从此他正式成为小泉最重要的助手和接班人人选。小泉在这次内阁改组中将除首相外的17名阁员更换了11人,只有6人继续留用,其中小池百合子、北侧一雄和谷垣祯一担任原职,麻生太郎、竹中平藏和中川昭一的职位作了调整。
当选:安倍击败四人脱颖而出
据报道,在正式宣布前,日本媒体普遍认为,可能接过小泉纯一郎权仗的下届首相的人选肯定会得到小泉的重用,当上内阁官房长官。当时,外界普遍认为有4人可能接替小泉的首相一职,他们分别是:自民党代理干事长安倍晋三、财务大臣谷垣祯一、总务大臣麻生太郎及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结果,自民党代理干事长安倍晋三笑到了最后,出任内阁官房长官。这是他首次进入内阁。
铺路:安倍竞争对手无缘内阁
在新内阁中,日本舆论还注意到,小泉已将安倍晋三的最大竞争对手、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挤出了内阁。在将福田康夫挤出内阁之后,显然日本媒体已经清楚地看出:小泉这一次的内阁改组是经过精心考虑的,目的就在于为安倍晋三创造条件。
地位:内阁中仅次于首相小泉
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一职等同于日本政府的首席发言人,代表着小泉的“声音”。当首相不在国内时,由内阁官房长官担任代理首相。
强硬:从不隐瞒“拜鬼”的观点
据悉,在此前的各种场合,安倍晋三对小泉“拜鬼”的做法从不隐瞒其支持态度。在出任官房长官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又重申了他的这一立场。他说:“我与小泉首相一样,参拜过靖国神社,今后我希望继续这样做。”
观察:鹰派人物将强硬对中朝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安倍晋三是一名公认的鹰派人物,他在各场合替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其他右翼行为打圆场。日本媒体还称,安倍晋三虽表面上表示日本要和中国维持友好关系,但同时又声称必须对中国采取毅然决然的态度,是属于对中国强硬派的日本政治家之一。此外,在有关针对发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公民被绑架一事上,他也主张对朝鲜采取更加强硬的做法和立场,比如他一直呼吁日本政界对朝鲜实施制裁。(郭广)
展望修改和平宪法成必然
新一届小泉内阁是否会影响日本的外交走向,美联社10月31日就此发表文章,称这些明显带有右派激进分子性质的内阁成员,将加快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步伐。这种说法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日本自民党的《2004年活动方针》称,今年该党不仅要在全国各地开展关于如何修改宪法的民意咨询活动,而且还将为尽早修改《国会法》、制定《国民投票法》而努力,以便为2005年通过新宪法铺平道路。
支持率与小泉差不多
安倍晋三,现年51岁,是日本已故外相安倍晋太郎的儿子,同时也是已故首相岸信介的孙子。曾五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先后曾任日本自民党的干事长和内阁官房副长官,是在日本国内最有影响和民望的政治家之一。日本媒体称安倍晋三善于言辞表达,与日本媒体的关系也很融洽。同时,在选民中也拥有较高的人气。今年10月初的民意调查显示,他拥有55%的支持率。
新内阁之最最惊讶
少子化与男女共同参画大臣:猪口邦子进入内阁令人吃惊之处,在于她在今年9月首次当选国会议员。按照日本传统政治操作模式,只有至少当选5次以上的议员才具备问鼎阁僚的基本资格。
最面熟
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曾两次进入内阁,都因丑闻辞职,后成为自民党旧桥本派的实际领袖人物。
最失落
环境大臣:在9月份众议院选举中,小池百合子为小泉立下汗马功劳,此前媒体猜测小泉或许会让她出任自民党干事长。
最持久
总务大臣、邮政民营化担当大臣:在小泉历次内阁重组中,只有竹中平藏职位始终保持不变,此次出任内阁4大要职之一,担负着进一步推行小泉实行的地方财政改革的重任。
最郁闷
没入选新内阁:福田康夫是首相候选人四大热门人物之一,没入选可能是现年69岁的他已不符合小泉“年轻化”的要求。
最争议
外务大臣:从麻生以前的言行看,麻生在亚洲外交上的姿态可能会惹麻烦。2003年,他曾称朝鲜人当年“自愿改学日文”引起强烈反对之声。
观察小泉打造了一个更保守的内阁
在第三次改组内阁前夕,小泉刚冒亚洲邻国之大不韪,参拜了靖国神社,使日本外交再次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国际社会原本希望小泉通过此次改组,能起用一些温和派官员,以缓和日本同其他国家的僵局,但实际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小泉打造了一个更加保守的内阁!无论是日本新内阁的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还是主导日本外交的麻生太郎,都是带有浓厚右派色彩的保守派。
此外,排除异己,重用心腹是小泉新内阁的最大特点,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曾经强烈反对小泉邮政民营化法案的内阁要员无一入选。对女性的钟情是小泉组阁的另一特点,在第一届小泉内阁就任命了5名女阁僚,为日本历届内阁之最。此次小泉特意邀请猪口邦子和小池百合子分别留任人口大臣和环境大臣。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