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本报讯 昨日,期待已久的“记者节晚报邀你当记者”活动拉开帷幕,4名首批特邀市民记者正式上岗,度过了一天真资格的记者生活。
昨天的首次体验中,4名来自不同岗位的特邀市民记者一大早就分赴各大社区,打街、找线索、采访、写稿,换位体验记者的酸甜苦辣,本报记者全程记录了市民记者采访过程。
此次活动自上月27日开始报名以来,得到了广大热心读者的积极支持。截至29日报名结束,共有80余人报名参加此次体验活动。其中有学生、残疾人及50多岁的大妈,70岁的老汉,本报从中选出了10余名具有一定新闻业务知识的热心市民,作为特邀市民记者。昨天起,特邀记者们分批陆续上岗,该活动将持续到本月8日记者节。
八旬老太做鞋只为休闲
眼不花、耳不聋,不为生计,只为休闲的八旬老太街头摆摊做童鞋,三天时间做双鞋,只卖5元。昨日,记者在渝北市花卉园门前见到了正在做鞋的陈比贤。
穿针、纳鞋底,绣花,老太动作娴熟,沉浸在做鞋的快乐中。“我四室同堂,孩子们对我都很好!”老太太一脸幸福地说,她是江津人,现年85岁,60年前开始做针线活,天生闲不住的她,一天不做手就痒得慌。
几月前,陈老太从农村来渝北黄金堡66岁大女儿家玩。耍了没几天,老太提出做鞋卖。女儿心疼她,没答应,老太竟闹着要回老家。无奈,女儿只好答应,但每早坚持将老太送到花卉园门口,中午又接她回家吃饭。
陈大女儿廖婆婆说,母亲做儿童小棉鞋卖,缘于邻居向她求购手工鞋垫。“她三天做双童鞋,只卖4、5元,小的甚至只卖2元,相当于送人。”特邀记者体验花絮
小区门口,杨艳四处张望搜寻线索,一保安用看贼一样的眼光扫了美女一眼:“你要干什么?”吓得美女赶快闪,不住问记者:“我像小偷嘛?”
“杨艳下班了吗?”昨晚6点刚过,没看到女儿回家又打不通电话的杨父来电向记者要人。当记者告之杨艳刚回来,在写稿子时,杨父的语气才缓和了下来。
因担心丈夫,胡泽安的老伴昨天不停打电话问他:“有没有累倒?感觉如何?”还做了午饭等老胡回家吃。弄得胡泽安哭笑不得:“我现在是记者,哪有时间回家吃午饭。”
为让特邀市民记者更深切体会记者这一职业,在此活动中,本报将其稿子视同本记者稿子同等对待,故昨天首次体验记者活动中,4名特邀市民记者分赴社区辛苦采写的4篇稿子,有3篇被“毙”。
昨晚10时,本报记者将此消息通知了南岸个私协会的胡泽安,大鹏证券的郑磊,及重医学生何发东等3人。得知此消息后,他们均表示理解,说体验到了记者的原生态生活。“我还以为记者写的稿子都能见报哩,现在才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啊!”体验感言
找好线索很难
做记者是我最大的梦想。在我眼中,记者神圣且光鲜。实际体验后,才知其背后的艰辛:要找到好线索真是难如登天。努力让自己去关注那些平时根本不注意的人和事,事后想想,觉得是个奇迹:一天里,我居然主动和那么多陌生人聊天,并从中发现了所需要的故事。
最郁闷的是,曾发现几个看似不错的线索,深入了解后却发现没啥价值,白忙活的感觉真不爽。
(特邀市民记者 杨艳)特邀记者档案
姓名:杨艳
性别:女
年龄:24岁
学历:大学
职业:北碚供电局运管所职工
上岗宣言:努力,努力,寻找线索!本报记者点评
睁大眼睛 打望新闻
听说找线索是社区记者最头疼的事,美女杨艳一下车就睁着大眼四处张望,恨不得所有路人都成为她笔下的新闻。
行人乱穿马路、有人在人行道上泼水、收破烂的大叔,在杨艳眼中都是亮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6次后,杨艳终于在花卉园门前抓到了救命稻草——85岁老太做童鞋卖。美女极强的亲和力和一声甜甜的“婆婆”,让老太心甘情愿做了回“模特”。
记者周立 余彦姝 见习记者 孟祥伟 张水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