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们习惯了穿校服、起立问好、狠抓语数外的今天,一家名为“菊斋私塾”的现代私塾悄悄在苏州开办,此事引起一片争议。师生不仅上课要穿古代儒生服、课前拜孔子,学的还都是《三字经》等古文。
“现代私塾不是老学究教出小学究,它只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补充,可以说是家教吧。”昨天,菊斋私塾创办人薛岩汲说。
私塾里学什么
经学,如《论语》、《孟子》、《大学》、《易经》等;蒙学,如《三字经》、《千字文》等;韵文,如唐诗、宋词、对联等;古乐、书画、茶道
现代建筑陈设古雅
苏州十梓街一幢现代建筑,“菊斋私塾”四字匾额,高挂门上。
张志义一袭无领宽袖对襟束带长袍,“先生”的语气和行为,令记者印象深刻。此外,菊斋私塾的特有陈设也让人耳目一新:讲台上方挂有一幅孔子像,对面墙上则是一幅“论语”汉隶书法,教室最后还有一张古琴、几支长箫。学生课桌是类似于日本式的矮脚方桌,坐椅是略高于地面的矮脚方凳。
“我穿的是典型的明代儒生服装。”张志义笑着递上名片:中华诗词协会会员。
读诗学规点香计时
上周六私塾第一堂课,来了6个学生,最大的11岁,最小的才6岁。
6个孩子先向孔子像深深鞠躬,然后对授课老师张志义问好后,张志义点了一炷香计时。接着,张志义发给每个学生一首四言诗,是他自己写的“菊斋私塾开班文”:“华夏文风、首开三代……四方安泰,天下大同”,洋洋洒洒12句。
之后,张志义开始教授《弟子规》,“弟子规类似于今天的《小学生守则》。开这堂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
身份尴尬争议一片
师生上课穿古代服饰,上课内容是韵文、古文……这些记忆中已被尘封的东西,突然出现在身边,引来争议一片。
最先被质疑的是薛岩汲和张志义的“先生”资格。此前薛岩汲是个商人,一直在哈尔滨干对外贸易,今年6月才到苏州,而张志义也曾经商,干过建材。另一方面,菊斋私塾一直以公司模式运营。在这个菊斋文化传播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中,没有教育、学校一说,只有教育信息咨询。资格,始终是“现代私塾”的尴尬。
由此,菊斋私塾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几位家长首先致电苏州一媒体,说“现代私塾”就是一个教育试验田,“现在的教育太功利,缺乏‘做人’的教育。”此后短短几天内,记者纷至沓来,不少媒体质疑,旧式私塾本身就是讲究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会不会造成“文化复辟”;“现代私塾”有装模作样之嫌,会不会沦为商业牟利的工具。
面对争议,薛岩汲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起伏不定。他说,大多数把孩子送进私塾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这里受到古代文化的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由老学究去教出一个小学究。”薛岩汲出言谨慎,“我们不是现代教育的对立,只是一种补充,属于家教性质,好像学生上完学校里的课,要学弹琴、足球、跳舞一样,他们周末也到私塾来听我们讲《三字经》,所谓古文、韵文,顶多只是扫盲,普及基本知识。”
对此,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表示,“现代私塾”教授一点传统的东西,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但因此把学生引入故纸堆则是不必要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