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召开的中国药师周大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先后17次出台降价措施,降低了1100多种药品零售价格,降价总金额350多亿元。但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看病贵、药价高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各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实际收效并不明显。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说法,被降了17次的药价仍卸不掉价格虚高恶名的原因有三:一是体制性原因,医药结合、利益挂钩,必然会导致医生开大处方、医院卖高价药等种种不合理行为产生;二是市场性原因,药品生产企业因经营品种趋同、市场竞争激烈,不得不把价格折扣甚至非法回扣作为推销的主要手段;三是政策性原因,目前我国政府监管的体制和手段都存在不适应性。
经历多达17轮的降价,药价还在奇高的价位上运行,不仅令生病的老百姓望而生畏,而且直接导致国家社会保障资金流失,其病灶和病根决非上述三条原因就能涵盖了的。如果不对前16次不成功的降价作一次全面“透析”,彻底铲除药价虚高的病灶,号称“平均降幅40%左右”的第17次降价的收效也不会明显。
虚高的药价成了海绵里的水,总也挤不干净,还有两条关键原因没说清楚:一是分利者众,本身就无限抬高了药价中的腐败成本;二是物价部门与相关企业存在某种信息不对称,使屡次三番的降价沦为形式主义。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官员曾画出一张回扣链,多数药品从厂家到面对患者要经过招标机构、批发公司、代理商,然后进入医院、药店或诊所,在这些环节中吃回扣者至少有10种人。10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每个环节的费用当然都要累加在药价上,再由患者承担,层层分利累积的后果,却是药价的内部堆砌。治理药价虚高的病症,只弄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小手术,不挤掉里面的腐败成分,解决不了大毛病。
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药价都要经过物价部门审核批准,而现实中这种制度设计却经常被沦为形式。药品厂家报价过高的药品,绝大多数都能通过价格认证;不少上了降价目录的药品,被厂家改头换面以新特药之名重新卖出高价,使每次的降价变成了文字游戏。治疗变成了丧心病狂的掠夺,药品管理及物价部门难辞其咎,在僵化的管理体制之下,即使药价再降千次,老百姓还是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药价降了17次仍无明显效果,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把脉问诊的病症。有关部门应从治疗自身的管理病、风气病入手,堵死降价中的政策及管理漏洞,让每次降价决策都能取得最大执行力,使红头文件里的降价措施变成老百姓现实中的实惠。(稿源:张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