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记者节”,我想到了关于记者的“1、2、3”。说来,似可勾勒出“记者”的一些眉目。
一个著名的比喻,出自约瑟夫·普利策之口,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首先是“观察”,这是记者的天职。记者要讲高下优劣,观察能力就是第一道分水岭。“观察”谁都会,但记者要站得比常人高,发现得比别人早,他所以是“船头的瞭望者”。记者不仅要在常人视而不见的地方有所发现,还要在常人可以知而不言的时候“及时发出警报”,用马克思的话说,既是“无处不在的眼睛”,也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否则,记者就不成其为“记者”。更重要的是,记者“观察一切”,“及时发出警报”,为的都是“国家”这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从这点上说,国家的利益,永远是记者的根本利益。
关于“记者节”,60多年前主政《大公报》的新闻前辈张季鸾,上个世纪40年代作过如此的两个解释:一是记者的节日,一是记者的节操。由“记者节”引起所谓的“节操”,看似有几分牵强,出于一个新闻人之口,却具有别样的意义。用张季鸾的话说,“我们同人都是职业报人,毫无政治上事业上甚至名望上的野心,就是不求权,不求财,并且不求名……因为一个报人若只求卖虚名,得喝彩,有时要犯严重错误,甚至殆害国家。”这是很高的境界,但是张季鸾还说:“报人的职责是在谋人类的共同福利,不正常的自私其国家民族也是罪恶。”这就达到了新闻的最高境界。在如此几个振聋发聩的“不”面前,少数不良记者收红包、拉广告、搞有偿新闻、炮制假新闻,甚至于接受贿赂,就显得毫无节操可言,实在有愧于记者的称号。王韬、邵飘萍、黄远生、史量才、张季鸾、王芸生、储安平、徐铸成、范长江等前辈们树立的风范高标,对记者永远有率先垂范的意义。
作为记者,毕竟是值得骄傲的。从世界的范围看,由于战争与灾害,由于对强势利益集团的冒犯,也由于权利的虚置以及某些法规的缺失,记者已经成为仅次于矿工和警察的第3大危险行业。正如国际记者协会的一份年度报告所说:“如果说今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可怕主题,那就是,记者们为追寻其他人不愿意讲述的故事真相,而成为被攻击的目标。”这是记者的不幸,但也是记者的光荣。职务意义的杰出,取决于职务作用的不凡;职业形象的高大,来自于职业行为的艰险。如果说,历险的记者毕竟是少数;那么,“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还晚,干得比驴还累”的记者,却比比皆是。短短几年时间里,仅海南一地,就有5名新闻工作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龄最小的仅26岁;“新闻人”平均寿命45.7岁的统计,更是记者工作异常辛苦的证据。面对新闻事业空前繁荣的现实,人们有理由说:记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从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来,记者的信念,就是为天地立言,为生民请命;肩挑社会道义,笔挟时代风雷;见证历史,变革世界……今天,记者肩负着时代新的使命,理应更好地充当党和人民的喉舌,尤其要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记者节之际,寄望于记者,也希望记者能得到更多的关爱,——因为前行的航船,需要更好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