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胡锦涛主席访问英国受到热烈欢迎。伦敦红色盛装迎接中国元首,英报认为欢庆的红色寓意两国熠熠生辉的交往成果。
访问受到热烈欢迎
美联社8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8日抵达英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他受到热烈欢迎,并接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赠送的两幅银质画像。胡锦涛在乘坐金边马车前往白金汉宫前,在伦敦市中心接受了骑兵游行的欢迎仪式。数百人也站在欢迎队伍两边,一些人高举着中国国旗欢呼。布莱尔说,他与胡锦涛的会谈将重点讨论经济关系、气候变化、全球安全事务和联合国的国际合作问题。
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说,艺术精英为迎接共产党领导人将城市染红。为了向中国表示敬意,国家剧院、皇家艺术学院、萨默塞特大厦和“伦敦眼”8日晚都在巨大红色聚光灯的帮助下变成红色。当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白金汉宫参加国宴时,萨默塞特大厦临泰晤士河的一侧将成为一面巨大的红墙。在特殊灯光效果的帮助下,连萨默塞特大厦和皇家艺术学院所在地伯灵顿大厦院中的喷泉喷出的水柱也将变成红色。胡锦涛和英国女王10日将共同为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清朝艺术品展揭幕。这次展览将一直持续至明年4月。预计将吸引众多观众。皇家艺术学院曾于1973年举办“中国考古发现展”,创纪录地吸引了77万观众。
中国清朝艺术珍品展显示两国相互了解和信任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熠熠生辉的外交成果》的文章说,几十年前,这一富有双关意味的景象是难以想像的:8日晚,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宏伟壮观的伯灵顿大厦将沐浴在红色的灯光中,以庆祝其最新一场重量级展览———中国清朝艺术珍品展开幕。不仅如此,附近的萨默塞特大厦和“伦敦眼”也将变成红色。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热情洋溢地说:“用把首都一些标志性建筑变成红色这种方式来庆祝(皇家艺术学院的)展览开幕真是太棒了。”在冷战高潮时期,这番话也许会使他背上叛国的罪名。但中国已经变了,如今它热切地向西方敞开了大门,用这样一场令人仿佛重回历史的精彩展览来庆祝它与英国之间的良好关系。这场展览预示着两国文化合作新时代的来临。展览题为“1662—1795:中国清朝三代皇帝展《盛世华章》”,将于明天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式宣布开幕。展览原定于明年1月开幕,但皇家艺术学院将开幕日期紧急提前到胡锦涛来访期间。皇家艺术学院的展览事务秘书诺曼·罗森塔尔说,学院一直迫切希望利用中国愿意与西方发展关系这一政治因素来促成此次展览。他说,政治和文化之间发生联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说:“我们上一次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是在1973年。那次展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姿态,当时中国正从‘文化大革命’中抽出身来,希望开展乒乓外交。这一次,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这一政治背景将所有这些精品带到这里。”抛开外交和商业考虑不谈,此次展览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展出的400件藏品大部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许多在北京都很少展出,更不要说在西方了:只有故宫博物院的两个房间具有能够展示此类容易损坏的艺术品的必要温度和湿度。这些作品创作于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和乾隆(1736—1795)年间。有一整个展厅被用来表现当时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情况。这是恰如其分的。皇帝们十分欣赏西方技术,对英国制造的钟表尤为着迷。郎世宁等耶稣会传教士的绘画也受到赞赏和模仿。此次展览的主要负责人杰茜卡·罗森女士说,故宫博物院“极其慷慨地”借出了重要藏品。她说,伦敦观众再也不可能在类似的展览中看到所有这些艺术品了。她还说,为促成此次展览,双方进行了长期谈判。她说:“这是双方相互信赖的表现。我们尽力说服(故宫博物院),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相信了我们。这是两个相距遥远的机构之间的一段故事。双方在多年后慢慢地相互了解。”展览负责人之一阿尔弗里达·默克说,此次展览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她说:“当代艺术舞台已经转移到了西方,但这场展览代表了他们头脑中的自我形象:一个因其教育、语言和学术成就而受到仰慕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