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防治法草案意见征集结束
北京实现安静生活居住环境的目标恐怕还任重道远。昨天,市法制办网站《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意见征集结束,至18时,共有443位网民发表意见,其中218人次就各类生活噪声发表意见,涉及噪声形式五花八门。
来自市法制办的消息说,市法制办将仔细统计和研究相关意见,该法规在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前还将进一步征集意见。晨练太早不堪其扰
记者逐条浏览各类意见,发现生活噪声反映最突出的为小区内居住环境噪声,占生活噪声意见的近四成。主要表现有:小区地下锅炉、水泵噪声扰民;小区房屋隔音效果差;小区内开公司扰民;小区内学校吵闹;小区健身器材发出噪声等。比如,有网民留言说:“隔壁锅炉噪音,就像一只大苍蝇24小时嗡嗡响,经年累月,不得安宁。”还有网民说:“小区内新设健身器材,有些人深夜锻炼,健身器材发出刺耳的声音,让人无法入睡。”
比较新鲜的现象是,晨练也成为小区内噪声的焦点之一。有网民留言:“老年人每天凌晨4点多就开始锻炼,他们放音乐、打扇子、打腰鼓,让那些还在睡觉的人不得安宁。”邻里噪声激化邻里矛盾
邻里噪声依然是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除了通常的狗叫、高跟鞋敲地板声、乐器声等,装修噪声、出租房内各种噪声和小孩玩闹声意见突出。有网民反映:“隔壁和楼上邻居将房屋出租给某饭店做员工宿舍,一套三居室内住20多人,日常生活噪声非常大。”还有网民表示:“邻里装修打电钻等发出的噪声,让人躲都没处躲。”更有一位网民无奈地留言:“我楼上邻居十几岁的小孩子把家中当体育场,找他理论,他家大人又振振有词:‘谁家小孩不动?’”
此外,商店的音响、报亭的喇叭、大型露天演出等公共场所的噪声也招致网民反感。近九成网民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为北京市民创造一个安静宜居环境。晨报记者王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