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社会科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你是不是尽可能地保持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能不能尽可能地保持一种独立的学者的身份(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丁学良还是参与调查的公众,似乎都默认了这一思路:中国之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乃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学家不仅丧失了其学术立场,而且放弃了公众立场,转而成为利益集团的依附,或者服从于自身的利益。形象地说,公众认为经济学家应该是“为民请命”的英雄,而现实社会中,经济学家却成了“伴舞女郎”,献媚于利益集团与政府,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独立治学精神的缺失,也可以说正是当前民众对于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普遍不满的主要原因。独立治学首先是相对于行政权力而言的,因为只有在行政权力面前坚守独立,才能摆脱其对于经济学研究提出的不正当要求,才能因为研究逐渐接近于揭示真实而惠及整个社会。
独立治学也包括摆脱对于经济利益集团对于研究的控制。如果经济学家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并进而以此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就会使得经济政策偏离公平服务所有企业与人的轨道,则不但可能会将非特定人群排除在政府决策的受惠对象以外,且可能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在现阶段,由于行政权力的日益开明,经济学家相对行政权力的独立性日益加强,但对于特定利益集团的依附却也随之而来。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区别是,满足行政权力的要求往往是被迫的,而对于特定利益集团的依附却具有主动追求的色彩。这就致使经济学家沦为特定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趋向十分顽固,也即经济学家相对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独立非常难以实现。这也就是当前仅有屈指可数的经济学家能够坚持学术独立的根源所在。而学术研究一旦没有了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心境,超拔的学术成果自然也就失去了勃发的根基。这或许也就是当前出现不了公认的大师级经济学家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