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针对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办下文件往辖区有牌照企业派驻“本地厂长”一事(详见本报昨日A08-09版),昨日下午龙岗区委相关人士介绍说,这并非龙岗街道办的独有现象,该做法在深圳关外乃至珠三角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潜规则”。
本土厂长是硬条件
黄老先生是龙岗区南约社区的老领导了,他在回忆派驻“本土厂长”的历史时表示,15年前他开始当领导时,就已经有了这项不成文的规矩,“我们和每个老板签约时,协议里都会有这一条:必须接受一个村里委派来的本地厂长,而且这个还是硬条件”。
黄老先生说,这么多年来,南约社区到现在共进来100多家工厂,没有一家不安插本土厂长的。“我们根本不担心没有老板进来,就害怕进来的厂子不受控制,会给村里添麻烦。如果企业连我们的‘本土厂长’都不接受,我们也不欢迎它来。就是要在企业中安插一个耳朵!”
龙岗区委未下定论
龙岗区劳动局有关人士称,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主要是“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当时外商办厂不熟悉中国国情以及当地的习惯等,曾主动要求派驻本地人入驻企业做厂长,在当时也曾称之为“中方厂长”。
该人士说,在具体实践中,“本地厂长”的确能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与此同时,该做法发展到目前,也的确存在一些企业反映的情况:有一些“本地厂长”的角色发生转化,他们平常几乎不上班,就是每个月从企业领取工资,成了企业的“寄生虫”
据龙岗区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在深圳关外许多地方,入驻企业接受当地户籍人员做“行政厂长”等管理人员,已经是一种“潜规则”。在数年前,甚至远在改革开放初期,龙岗区乃至珠三角很多地方早就按此模式运作。最初,政府管理部门对此并没有加以干涉。但是,对于龙岗街道办发此文件是否妥当,该人士表示,此次龙岗街道办突然发文件,把这种基层的做事规则,变成政府行为,使事情变得有些敏感。龙岗区委尚未对此做研究及下定论,目前也不便表态。
派驻厂长是霸王条款?
龙岗区企业家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岗街道办出台这样的文件,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这对设厂在龙岗的老板是不公平的,但他同时表示,向企业派驻厂长的行为,并非龙岗街道办的特例,因为在龙岗乃至深圳市的其他地区,也都长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这项带有“霸王”色彩的条款之所以能为广大企业主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介绍本地人进厂的人多为村里面的领导,这些工厂的老板如果想拒绝接受这些本地人,或者敢中途炒掉这些人,肯定会担心出现诸如停水、停电等可能出现的刁难。
有本地厂长“吃闲饭”
昨日,不少企业负责人拨通本报热线爆料证实,向辖区企业派驻“本地厂长”确实并非龙岗街道办的独有现象。
宝安区龙华街道办一名私营企业老板告诉记者说,他们工厂今年就被当地政府部门指派了一名本地厂长,而且这名厂长只是挂了一个名,平时都不来工厂上班,只是企业有事情要与政府沟通时,才会打电话给这名本地厂长,请他过来协同办理。就是这名平时都见不到人的本地厂长,每个月还要领1500块钱的薪水。
最早在龙岗街道办办厂的方经理反映,他在南约社区开办了一家工厂,随后在附近社区再次开办了一家分厂,结果一样:必须要接受一个“本土厂长”。两个“本土厂长”一个月也来工厂上一两天班,基本不干活,但是每人工资都有1800元左右。
为工人和政府维权
昨日下午,还有一名宝安区的本地厂长联系到本报,他告诉记者说,他是宝安区龙华街道的本地人,1996年时,他被当时的村委委派到一家台资工厂工作,当年的工资才几百块钱,到现在工资才涨到了1600元。
他为本地厂长抱不平说,并非所有的本地厂长都是只拿钱不做事的人,像他进厂后,一直都负责企业的报关、报税、处理劳动纠纷等一系列工作,尽管多年来工厂负责人都认为他是政府派来的“间谍”,但是他一直都努力工作,一方面他觉得凭自己的高中学历,很难再找到其他工作,而在另外一方面,每当工厂老板出现拖欠工人工资或欠交厂租时,他都会出面与工厂老板交涉,客观上他也起到了维护工人和政府权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