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汤琦琳)2005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会暨首批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命名仪式昨天在上海科技馆举行。副市长严隽琪,市政府副秘书长姜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朱匡宇出席会议,团市委书记马春雷主持会议。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宝山区委组织部、长宁区华阳街道、上海科技馆、市禁毒教育馆、上海志愿者协会、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上海移动通信公司、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十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更多机会。
相关
十万大学生参与今年暑期实践
政策宣讲、环境保护、企业帮扶、支教扫盲、医疗卫生……记者昨天了解到,今年暑期,全市和各高校组织了3000多个实践项目,10余万名大学生奔赴祖国的城市农村、深入上海街道乡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近2000支实践团队服务地区涉及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扎根西藏青春不悔
本报讯随着全长8.2公里的金珠西路临近收尾,刘英俊———这名拉萨市建设局最年轻的小伙子,和他的战友们也进入了工程的冲刺阶段。
刘英俊出生在陕西一个农民家庭。200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他放弃了已经签约的广西综合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工作,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被安排在拉萨市建设局工作。到了西藏之后,刘英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两年来,只在去年,他以优秀志愿者代表的身份到北京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者座谈会的时候,抽空回了一次家。
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设局志愿服务一年后,刘英俊又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与单位正式签约,扎根在西藏。“很多人认为,我来到西藏一定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其实我只想尽力而为,我觉得这里需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