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市长挂帅大搞“政府公关”
本报讯 记者马勇、赵燕华报道:就在广东各地经贸代表团远赴国内外四出招商之际,内地二、三线城市也蜂拥到珠三角来招商引资。一时间,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各种各样的投资环境说明会、推介会比比皆是,市长们纷纷亲临现场披挂上阵,大搞“政府公关”,目标明确———奔着珠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而来。昨今两天,安徽省巢湖市各级官员在市长郑为文的带领下,走马广东珠三角招商引资,仅东莞一地的招商会,就签下了12个项目、近7亿元的合作意向,其中最大的是1.8亿元的汽车零部件项目。
珠三角掀起“产业转移”潮
“产业转移”在珠三角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初,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利用人缘、地缘和政策优势,承接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型经济,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但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也直接遏制了珠三角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压力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尤其是资源约束与成本不断上升,加快了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梯度转移的步伐。近几年内地城市都把招商引资作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式来抓,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无疑是难得的契机。因此,广东珠三角一带,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亟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所举办的各类专题推介会此起彼伏。据巢湖市市长郑为文透露,光是安徽省,近期就有巢湖、黄山、宣城等城市到珠三角来招商引资。
竞争激烈各施浑身解数
奔粤招商的各路大军,几乎清一色“父母官”亲自上阵“吆喝”,而且由于竞争激烈,还得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昨天,安徽省巢湖市携25个合作项目在东莞召开投资环境说明会,巢湖市长郑为文亲历亲为大力宣传巢湖,“我们拥有亚洲第一的含山石膏单体矿储量,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菜园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劳动力成本比珠三角城市低1/3……而巢湖市招商局长张武平更是祭出多项优惠利器和激励措施:土地价格与企业投资强度和建成后的效益挂钩,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直至零地价,还有相当吸引的税收返还政策……郑为文还多次强调,我们是“低门槛引进、高质量服务”,承诺有比别人更认真、更精心、更殷勤的一条龙服务保障服务体系。郑为文坦言,这是任务所使、是巢湖市发展愿望所使,不得不感到肩上压力之重。“东莞的经济发展自主能力强,政府所做的就是专心搞好公共服务,而我们的市场主体(企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只能靠政府来推动企业发展。”
产业对接互利共赢
记者发现,所有到珠三角招商引资的城市一样,几乎都打出了“乡情牌”、“友情牌”。“我们巢湖常年有90多万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其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我们通过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他们回乡创业,现在每年都有不少外出人员回乡办厂……”“但是经济的互补性和共赢始终是落脚点。东莞和巢湖两地经济具有互补的内在动力。比如东莞经过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制造业名城,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存在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完全可以向具有土地、电力、劳动力以及水资源等优势的中部城市巢湖进行转移,寻求新的更大的发展机会。”郑为文说,所带去的25个项目全部是瞄准这些商机的。目前,广东在巢湖的投资仅有3000万元,在安徽全省也就5-6亿元。据悉,广东经贸团近期也将到安徽考察。而巢湖市有了这第一次的招商,将继续在珠三角其他地区寻觅机会。经济学者认为,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打造,互补性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日益成为区域内经济合作的热点和重点,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的转移,将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并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侯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