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面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本报记者 胡国庆 摄
【调查背景】
城中村改造工程关系着西安市187个城中村、30多万城中村人口今后的生活安置和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实施。面对西安市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大幕的拉开,村内村外的村(居)民们会关心啥?从11月2日起,本报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民意调查中心、陕西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华商网等调查机构特别推出了第八期民意调查———“城中村改造您最关心啥”。截至昨日调查结束时,共有1307名热心读者参与了本次调查活动,其中收入稳定的城中村村(居)民占到半数以上。
【核心数据】
90.8%的参与者———主要街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应公开评选
81.6%的参与者———政府有必要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城中村改造
46.3%的参与者———城中村改造中最希望的安置方式是货币补偿
43.3%的参与者———65平方米作为城中村改造人均安置面积的底限基本合适
42.9%的参与者———城中村改造在制定未来长远规划时应首先考虑统一规划、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
【调查分析】
最必要
出台办法避免改造带来新问题
实施城中村改造到底能给西安的城市发展带来什么意义?在问卷提供给参与者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加速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最多,其次是“提升城市形象”、“便于城市管理”和“促进城市经济”。从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市民对城中村改造的理解已经突破原有村庄改造的局限,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认识到城中村改造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意义。
要实现城市与农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城中村改造必须实施,但无序的开发和改造又会带来新的问题。调查中,八成参与者认为,西安的城中村改造涉及面广,政府出台管理办法来规范城中村改造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最希望
改造不出现“千村一面”
西安市目前有城中村187个,其中很多城中村都分布在主要街区、风景名胜或文物保护区内,改造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西安的城市容貌。调查中,有90.8%的参与者对主要街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城中村改造方案应公开评选表示赞同。参与者们认为,重点城中村改造规划一定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因为改造影响了周边环境的风貌与特色。
同时,42.9%的参与者在调查中认为,城中村改造在制定未来长远规划时,首先应考虑统一规划和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还要根据各自村庄特色,在改造中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模式,使城中村改造真正给“村里人”和“村外人”带来实惠。
最担心
改造中的暴力拆迁问题
对居住在城中村内的村(居)民来说,村外的人怎么看城中村改造,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又有哪些?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就特别为“村外人”设计了这样一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城中村改造中,市民最关心的是“改造中的暴力拆迁问题”,而“开发中出现的舞弊问题”、“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紧随其后。
不少参与者认为,暴力拆迁和舞弊行为是城中村改造中亟须规范的问题,在西安大规模实施城中村改造工作时,应该有规范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杜绝这些违规行为的出现。此外,对于改造后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政府也应在制定管理办法时考虑加入相关的内容。
最青睐
拆迁安置货币补偿
西安市正在修改中的《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中规定,城中村房屋拆迁时,实行产权调换的,以65平方米作为人均安置面积底限,这个标准是否合适呢?调查结果显示,43.3%的参与者认为,以西安市目前的居住水平,65平方米作为城中村改造人均安置最低面积基本合适。
城中村改造中,村(居)民最希望安置补偿方式是什么?46.3%的被调查者最希望的安置方式是“货币化补偿,自行选购房产”。37.9%的参与者选择了“就地安置”,只有9.5%的参与者选择了“异地安置”。
专家分析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对拆迁安置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城中村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拆迁安置,告别脏乱拥挤的村庄,货币化补偿使村民们可以自行选购房产,正好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要求。“异地安置”因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使面临拆迁的村民心存担心。因此,在实行“异地安置”时,相关部门应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
最关心
补偿标准、就业等问题
在参与调查的城中村村民中,54.9%的村民目前的收入主要依靠房租,这使安置补偿标准成为现在城中村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占到所有参与者的65.3%。排在第二位的则是“房屋拆迁后的生活来源”,比例达到了56.5%。这一结果表明,以房租为主要收入的城中村村民在拆迁安置后,直接面临的就是房租这一收入的停止,政府给予的安置补偿费和今后的生活来源问题就成为村民们关心的大事。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面貌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没有了生活来源,养老保障、就业等关系村民长远生计的问题,也成为现在不少城中村村民关心的事情。反而,对何时搬进新居,村民们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关心。 本报记者 刘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