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古代“丝绸之路”而与中国紧密相连的中亚地区,如今正赢得中国新一轮的关注。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目前正尝试从油气富集的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开辟陆上能源通道,以减少对海路石油运输的依赖。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对中国来说,单一的能源供应国和运输渠道是危险的,中国在解决自己的能源供给方面应实行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战略。这就是说不论是能源供应国还是能源运输方面都应该是多元的,这样才能保证能源供给安全。
龙永图是在出席日前召开的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时作上述表示的。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和非洲,近六成的进口石油来自这两地。石油供应来源单一以及主要通过海路运输,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潜在危机。为规避风险,中国提出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等新兴产油国家的合作,积极营造多元化能源外交格局。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04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已达到4.58亿吨,同时出口石油2.85亿吨。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达到5880万吨,两国均创下近10年来石油产量和出口的最高水平。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的天然气资源也很可观,其中土库曼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国,天然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五。丰富的能源以及合作的不断加强,使得中国从这些国家得到急需的能源成为可能。
在中哈两国政府共同努力下,一条由哈萨克斯坦到中国的石油管道已于2004年9月动工,2005年底将全线贯通。这条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全长达3000多公里,总投资25亿至30亿美元,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
10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功收购了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这被视为中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大突破。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列先科说,哈萨克斯坦将与中国在能源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在其他中亚国家,中国也在积极开拓能源领域的合作。乌兹别克斯坦对外投资和贸易部长阿济莫夫说,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公司都有良好的合作。
尽管进展缓慢,但中国一直在谋求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日前表示,俄罗斯和中国的石油管道项目正在协商中。俄中两国有关企业正在就此努力工作,进行协商,研究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办法。他说,俄中的石油合作一直没有停止过。2004年俄罗斯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580万吨石油,预计2005年将达到800万吨。
10月26日,以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为主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议通过的联合公报再一次强调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开展油气开发和建设油气管道合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这无疑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拓展新的陆上能源通道。
(据新华社西安11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