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荻
蹬一辆三轮,助学300人,留爱津城;十几载努力,捐款30万元,感动百姓。
前不久,93岁的“全国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辞世,但他勤俭一生捐资助学的事迹,正广为流传,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老人患病时,探视者络绎不绝;仙逝后,上万人洒泪相送。
白芳礼老人以至虔至诚的人格魅力,烛照世道人心。这位每个月只有600元退休金的老人,靠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为贫困学子捐款30多万元,他自己却一杯凉水一口馍,长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对他的义举,很多人赞不绝口;但也有人冷言冷语,说老人家“图出名,神经病,没嘛用”。对此,白芳礼老人也曾伤心落泪,却从未动摇过捐资助学的决心。他到学校捐款,经常撂下钱就走,不喝一碗水,也不留姓名。他去世后,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在他的灵堂痛哭失声。一位八旬老人流着泪说:“老哥哥,您给我们这一代人争脸了,我们不如您,您受累了。”
在白芳礼老人身上,闪耀着宝贵的奉献精神。白芳礼之所以痴情支教,是因为他自幼家贫,读不起书,对儿童失学有切肤之痛。由此及彼,推己及人,老人的信念就是不能让今天的孩子也像自己那样读不起书。为此,他退而不休,十余年如一日地蹬三轮,把挣来的钱捐给贫困孩子。这是怎样的境界和情怀?在他辞世后,一位出租车司机感动地说:“老爷子也算是我们这行的老前辈吧,我们现在挣钱比老爷子当年容易,可是,让我掏钱捐给别人,自己一点儿也不留,我做不到。老爷子一辈子不易。”确实,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条件都比白芳礼老人好,但又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全身心地回报社会?
白芳礼死了,却仍然活着。在万民沿街泣别白老时,许多受助学子热泪涌流,仿佛看到了白爷爷佝偻着腰,奋力蹬车的身影。老人用他的爱为众多贫困学子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为了多挣些钱,他蹬三轮车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是博爱之心支撑着老人的奋斗,这是他的助学之道,也是他留给社会、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至今仍有人说他“傻”,但他不在乎他人的说法,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他的理性、顽强和尊严,最终赢得了社会的尊重,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白芳礼支教展示出普通百姓深藏的美德,更凸现出社会各界对普及教育的渴盼。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国仍有很多贫困儿童失学,他们有的在家养猪、放羊,还有的成为“黑心老板”的童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扶助贫弱,通过普及教育从根本上减少贫困人口,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与此同时,期盼更多的爱心人士向失学孩子伸出温暖之手,加入助学队伍,为贫困学子铺就一条成才之路。
生前,白芳礼老人寡言少语,弥留之际,也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有那个顶着烈日、冒着风雨蹬三轮车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那位最爱孩子的老人,发扬他助教为乐的精神,用责任和爱心回报社会。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15日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