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中关村竞争力指数
文/李政
根据最近赛迪顾问发布的《2005年中国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报告》,在全国11个五星级开发区中,中关村名列第十位。
该报告综合评价中,在政府与政策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经开区、苏州高新区等四个开发区在政府态度、政府办事效率、政策落实情况、政策连续性等方面得分最高。而在其他的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包括产业氛围竞争力、服务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等方面,中关村排名也并不靠前。
于是,在“客观事实”面前,唱衰中关村的呼声又起。是耶?非耶?
中关村是中国的智力高地与人才高地,同时也是战略高地。这种位置是否因为调查的结果而得到改变呢?
答案当然是“否”。
那么,难道是调查的数据有误?答案也是“否”。
那么,是评价标准的问题吗?答案是“是”。
赛迪之误
《2005年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报告》以中国现有的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同时进行比较。
事实上,这三类开发区的设立背景和发展目标取向是完全不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为核心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依托国内资源自主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的,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是以“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加工业”为目的。把这三类截然不同发展目标取向的开发区用统一的标准予以评价衡量,研究基础就缺乏科学性。
作为高新区,中关村的重要指标是“技术提供能力、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中介服务是否发达”等都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高新区而言,市场要素集聚程度的重要性要大于政府和政策,创新要素的集聚比土地成本更加重要,这些在指标体系中都没有体现出来。
综合分析,赛迪报告的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以“投资环境”为导向设计的,意旨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链条的下游对资本的吸引力量,这无法作为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标准。高新区的标准应当是“发展环境”,着眼点在于依托科技和人才的创造力,实现内生的经济力量与外来经济力量的互动,并产生出创造性、超越性和跨越性结果的环境。也就是说,发展环境更关注的是能够使中国经济迈向世界经济链条的上游。这就要依托人才、资本、文化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需要产业与企业的经济能力。
中关村的软实力
事实上,谁都知道,中关村拥有最大的竞争力和最优秀的“发展环境”。
为什么?因为中关村的软实力。
美国学者、五角大楼前官员约瑟夫·奈曾在2002年出版专著《美国势力的悖论》,把国家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2004年4月又出版新著《软实力:在世界政治中获胜的手段》。什么是软实力?他说:“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
在我们的定义里,中关村的软实力还在于一些硬的数据之外的东西。在于它所拥有的强大的人才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产业科技的潜力。也就是说,计算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时候,要将大学、科研院所等等因素考虑进去。这些才是中关村的背景和大环境。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中关村以大学院所的知识资源为基础,创造产学研互动的新机制。其发展以市场动力为主,政府作用重点在支持创新,是典型的知识经济区域,创新企业多,变数大。
同时,中关村作为科技园区和其他地区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关村园区并不是一个单独划出来的产业地块,企业和社会各个机构组织共生于“热带丛林”似的社会区域里。这就注定,中关村是一个小社会,而不仅仅是产业区。这使各种社会元素和力量参与到中关村的发展中。对于中关村而言,这些元素有的有利,有的不利。有利在于,大学、科学院等的存在,使中关村本身就形成一个高端市场,这个市场足以催熟一个产业,并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潮流。而且,产业和其他因素的互动,会使中关村具备中国社会未来的雏形,从而具备“社会模式的探索意义”。
不利的因素在于,中关村一区七园,各个分园由不同区域的当地政府直接管理,这些政府在行政上不相统属,必然使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状态,并使中关村在一个整体上显现不出力量。就投资环境的政府和政策因素而言,各个园区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这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论无法实现,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也就是说,各个园区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整合。这是行政分割的结果。在市场力量敌不过行政力量的今天,中关村发展的格局确实应当有所改变。这样,才能成为中国科技未来的动力引擎。
不过,所有这些似乎很难说中关村就是“老十”了。因为有无法估量的软实力在那里。
不论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是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们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展迅速,原因就是政府的统一行政,大量的非市场资源的企业化,这是中关村所不具备的。还有,中关村没有这些园区周边的制造业氛围,当制造业成为高科技产业的推动力的时候,应当会形成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环境。
但是,中关村的定位不是传统的制造业,而是为中国“世界工厂”的角色输入更多的技术含量,并通过“中国创造”,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形成中国未来经济的技术骨架。从一开始,中关村就是辐射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用地域性的评价方法评估一个跨地域的存在,这是不科学的。
也就是说,我们遇到了一个评价的口径问题。同时,这些评价指数,在另一个层面指出了中关村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如何有效地整合和配置区域内的资源,不仅仅是市场的事,而是市长的事,乃至是总理的事。因为,如此一个具有巨量社会资源的区域,因为条块的分割导致一个国家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滑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责任。
如果说,中关村所流溢的力量建设了新中华,那么,在“和平崛起”的关键时刻,为什么不释放中关村力量!?
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各种评估就有了“做秀”的姿态。历史往往是在一个大尺度、大视野里去评价历史事件的。如果说,中央将中关村定位为“改革的实验基地”没有变,那么就应当有更多的授权,充分挖掘这里的每一个资源。这里是中国未来国家力量的“三江源”!
当然,所有的批评都是建设性的。所以,一些媒体的评价有其价值。但作为媒体,一定要有自己的客观评价的尺度。而且,作为媒体,应当深刻思考这些数据怎么来的?原因在哪里?只有这样的反思,才是最有价值的。否则,就可能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中国经营报》报道说,“北京首先要从基础做起,主动放下架子,与周边地区互相协调,做好产业配套。……而北京则应主攻核心产品研发工作。河北是钢铁大省,并且有丰富的高新产品原材料,如河北宁晋就有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生产基地,从原材料方面就可供应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这给中关村定了位。不错,中关村以研发为主,而研发就需要大量的长期的投入,就缺少制造业的辉煌数字。
“耐住寂寞”,这是中关村永远的座右铭。如果,中关村在一片舆论中张皇起来,那么,恰恰反映它还不足够成熟,还不能成为国家战略的关键。
如果说,没有硅谷的默默打拼,就没有20世纪末美国的扬眉吐气;那么,我们可以说,没有中关村的坚韧跋涉,就没有“中国世纪”的真正到来。因为中关村提供给中国的不仅仅是科技产业的创造力量,还有文化和政治的探索,还有那些建设中国未来的英才们……
这就是中关村的软实力,也是中关村最硬的评价指数。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