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文/本报记者杨媛 通讯员沈苗
图/本报记者 林桂炎
由失业到创业到帮助别人再就业,十年间,他走了一条别人想不到的路
“今天我是打车来上课的,的士佬是个湖南人,他说,早上4时来不及吃早餐就上班了,为了多搭客多赚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省了,猫在车里用矿泉水瓶解决了……外来工靠什么?拼搏!我们广州本地下岗失业人员每天早起一点点,麻将少打一点点,干活不会比外来人员差!”这一次,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郭辉用身边的事例开始他的职业指导课。
近日,郭辉来到越秀区大新街为1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作再就业专题讲座。讲台上这个不用讲稿就能滔滔不绝讲上两个小时、还能把下岗失业人员的苦瓜脸“讲”成笑脸的人,现在有一大堆头衔: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广州创业劳动者协作之家总经理;广州劳动学会、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秘书长……谁看得出,他也曾是失业大军中的小小一员。图:每次开课,郭辉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两个小时
十年前下岗
副厂长变成搭客仔
郭辉今年46岁,看起来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和他聊天,名言警句信手拈来。郭辉说,这是八年来养成的职业病,和失业人员接触多了,好像随时随地都在给人上职业指导课,想让对方快乐、积极、自信起来。郭辉经常说一句话:“有困难不用怕,需要时找郭辉!”
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充满自信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岗位、做心理辅导的国家级高级职业指导师,也曾失业,落魄到身上只有两角钱,进不了五角钱的公厕?
1995年,郭辉所在的一家家用电器厂转制破产,他从月入五六千元的国企副厂长一下子下岗失业,领取每月420元的失业救济金。36岁,尴尬的年纪,退出“江湖”,太年轻;找工,年纪嫌大。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郭辉想找一条出路。
失业后的一年多时间,彷徨、失望折磨着他。在劳动部门的推荐下,他到街道汽车单车保管站值班看管汽车。干了两周活,却碰上一件“倒霉”事:保管站丢了三台摩托车。为此,郭辉引咎辞职,还赔给失主一万多元。走投无路,郭辉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当起搭客仔。那时,他最怕被人认出自己。有一次,正“开工”的郭辉碰见了隔壁阿婆,他急忙把大墨镜、大口罩一戴,遮住了大半个脸,逃过一“劫”。那半年他风吹雨淋,心里也饱受煎熬。
第一次创业
五万元养羊跑一半死一半
一边做着“卑微”的活,一边在人才市场寻找机会,郭辉知道,再就业,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他先后攻下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专,中大行政管理、法律两个专业的本科。1996年5月,郭辉凭着自己对家用电器行业的熟悉,进入东莞一中外合资企业当营销主管。这一年,他为公司开拓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市场,为公司赚到300万元的利润,公司奖励了他20万元。这么打工,也许有一天还是会下岗,不如自己创业!
那时,广州女大学生张雪峰到贫困山区当教师的事迹在报纸上报道后家喻户晓。郭辉被感动了,他也想和张雪峰一样,为山区致富做点什么。于是,他找到了广州市委宣传部,并到英德大洞镇考察。那时,广州提出“菜篮子工程”,郭辉和大洞镇合作搞起了养羊项目。哪知一放养,用五万元从海南买来的160头黑东山羊跑到山上密林里去了,一大半抓不回来。不久,羊群又得了羊蹄疫,几乎死光。第一次创业失败了。
第一次创业
失败,郭辉回到广州开始反思。他意识到,养羊失败,因为自己不专业,下一次,他要做自己“擅长”的事。
第二次创业
失业创业经历成了财富
第二次创业
,失业的经历成了郭辉的财富。
郭辉失业找工时曾被只收钱不介绍工作的黑中介坑害过,他又深知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看着广州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工多起来,他决定搞再就业项目。
1998年,在市劳动部门牵线下,郭辉筹了50万元,创办了广州创业劳动者协作之家。
协作之家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登报向社会招募10名义工。
义工没有工资,只有每月两三百元的劳务补助,但报名的人却挤破了头:下岗人员、在职政府机关人员、老教师……郭辉说,许多人冲着“意义”而来。协作之家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用工单位挑剔,郭辉和义工常常骑着摩托车不远千里到珠三角的用人单位,磨破了嘴皮才说动单位要一两个下岗人员“试试”。二是下岗人员求职欲不强,要长期跟踪做就业辅导。过年过节,更是要跑许多地方给失业人员送米送油,了解他们思想上的新问题。三是经费问题,月租加开支每月一万元,协作之家运行两年之后就耗了一半资金。
手机成热线
为了“精神”被骂“神经”
如今,协作之家走入第七个年头。郭辉开展部分有偿中介服务,弥补公益事业的支出,但保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服务。至今已有800多名义工先后参与到协作之家,他们有的跑单位、找岗位;有的为失业人员做一对一心理辅导、就业援助。协作之家约帮助了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约7000人次成功就业。协作之家还与广州摩托、机电、轻工、纺织集团等大型国企再就业服务中心合作,帮助其下岗分流。
另外,郭辉还开办了广州第一个就业服务热线,组建广州地区首家就业义工服务队和广州市就业服务巡回指导团。顶着困难,郭辉乐此不疲。许多人笑他傻,不赚钱学人家做“慈善家”。郭辉的前妻无法理解他宁可做社工也不和她移民美国,说他“神经”,最终和他离了婚。郭辉说,做这些帮助别人的事,不为官也不为商,只想死后坟前多几个花圈。
令郭辉骄傲的是,他已成为广州开课最多的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令人叹服的是,郭辉上100节职业指导课,就有100种开场白,有时他还用口琴吹《朋友》。郭辉的职业指导课不仅让下岗失业人员听,更让他们发牢骚。有一次课上,一名44岁的失业男子说,用人单位不招40岁以上的人,还要求高学历,他不找工了。郭辉说:“你说你年纪大,你能老得过杨振宁吗?你说你学历低,比尔·盖茨在美国也是低学历了。”该男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名下岗女工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有心,却找不到工。郭辉说:“下岗人员找不到工作,主要是定位没定好,做会计的下岗了,做出纳也行啊,总之要做能力之内的事,让90岁老头爬白云山、让60岁老太太参加‘美在花城’选美,那怎么能行?”
如今,郭辉把自己的手机公布,24小时接听下岗失业人员的电话,有时一通话就是半小时,每月的电话费上千元。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发来的短信,还存在郭辉的手机里:“郭辉老师,你的课使我好感动,是你鼓励着我,给我小小的自信。”……
人物小档案【郭辉】
郭辉,46岁,现任广州创业劳动者协作之家总经理(机构创始人),兼任广州劳动学会、广州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受邀担任原东山区劳动局教学培训顾问和越秀区劳动就业顾问,2001年考取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
1998年,郭辉创办了广州创业劳动者协作之家,2002年,开办了广州第一个就业服务热线,并组建广州地区首家就业义工服务队和广州市就业服务巡回指导团。多年来,郭辉帮助了约1.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中约7000人次成功就业。
(紫/编制)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