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杰人) 11月16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届“最佳企业公民评选表彰活动”和“企业公民论坛”也同时举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国性企业公民组织——企业公民委员会正式隆重亮相中国。这个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起、旨在加强和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机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开始走出单纯的经济盈利模式,转而以一种经济和社会责任兼具的群体形象出现于世人面前。
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领导出席本次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以企业公民委员会名誉会长的身份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据企业公民筹备委员会主任、公益时报社长刘京介绍,企业公民委员会从策划、论证、筹备到本次会员大会的召开,前后经过了近三年。早在2003年6月2日,当企业公民这个概念由跨国公司刚刚传入中国,《公益时报》就专门开辟了多达4个版的、中国最早的《企业公民专刊》。14天后,福特中国发布了国内由企业界整理的第一本企业公民报告书。2个月后,《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上海召开了国内第一次关于企业公民的研讨会,并专门做了一期特别报道,就叫《企业公民元年》。
“但这个时候,我们真正地感觉到,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还真是奢侈品。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连‘企业公民’这个词都还没有听过,又何谈从现代公民的层面,来尽一个法人公民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觉得仅仅靠媒体的超前倡导和个别跨国公司的‘引进’远远不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来致力于在中国发动一场企业公民运动,推动理念的普及。”于是,在2003年10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在民政部正式注册成立。“当时我真的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和舍我其谁的气概。”谈起当年的往事,刘京脸上仍然充满了自豪感。
2004年5月和今年4月,由公益时报和企业公民委员会先后推出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试图通过有形的榜样来推广企业公民这个概念。一场由慈善家排行榜引发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国蔓延、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国各地仅关于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研讨会、论坛,就有达二三十次之多。“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如何让人们理解企业公民的现状?二是如何提高中国企业公民的水平,企业公民与社会捐赠是什么样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了本次论坛和会员大会,让企业家自己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释和回答问题。
据悉,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首批成员共有190多个企业单位,其中不仅有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知名企业在华分支机构,如IBM、摩托罗拉、宝洁公司等,也包括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具有先进理念的大企业,如万科企业、中国移动等,甚至还包括一些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私营企业,如今典房产等。这些企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热心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企业公民运动。
获得“最佳企业公民”称号的共有30家企业,它们分别是:可口可乐(中国)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IBM)中国有限公司、通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汇丰银行上海分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创集团、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九发食用菌集团、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远东新型管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飞虹通信集团、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广州恒大集团、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恒达钢结构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亿丰集团。
在上午举行的“企业公民论坛”上,企业公民代表与来自清华大学、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学者专家和来自香港乐施会等民间组织代表,共同就中国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现状、趋势、理念、问题、对策等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广泛探讨和交流。
会上,190多家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企业公民宣言》。宣言认为,“企业不仅是企业,而且是一个放大的人,是集群化的公民”,“企业不仅是企业的,更是社会的。企业不仅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更是构成国家经济和社会基础的企业公民。企业不仅要对今天负责,也要对明天负责。”《宣言》签署企业庄严承诺,将努力做有责任、有操守、值得尊敬的企业,高度重视和自觉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