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爆炸后出租车和私家车自发地赶往出事地点展开营救———
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5声爆炸巨响后,上万人面临着撤离。我们记忆中习惯的慌乱、拥挤的场面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出租车飞一般赶往出事地点附近的大桥边,接到一个个、一拨拨撤离的人们井然有序地撤往安全地带。小城市大撤离的场景固然和我们的城市预警机制的完整有效密不可分,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个小城市的人们第一反应是开始自救和互救,是他们自己拯救了自己。
■那天我们出租司机拉活都没有要钱的
17日一早飞长春、奔吉林市。知道的北京人都说:“怎么才去?”每个被我采访到的吉林市人则问:“怎么还来?!”
“11·13”俨然已经是过去。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感觉似乎吉林人更甚。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那5声爆炸之后,这个150万人口、整个市区不及北京一个朝阳区大的小城市多少也算是劫难了一场,然而昨天在记者眼前的吉林,街市太平,天气晴朗,零下8摄氏度的气温里,扑面都是清凉。空气给人的感觉是清冽,易见远山。车子一进入市区,记者开始仔细地数目力所及的戴口罩的人,十几分钟车程,看见5个,都是四五十岁的妇女,两个行人,三个骑车人,跟所有北方城市冬天的景象没有什么不同。
记者采访了4个出租汽车司机、3个大学生、分别在城市和农村的两个家庭和小食品店店主、敬老院院长、休闲中心老总、招待所经理各一,还有一个机场通勤车上刚下夜班的老职工,以及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的一个工作人员,问题都是这样开头的:“13日大疏散的那个下午,您的位置在哪里?”
13日下午3点多,36岁的出租车司机郑双正在市内拉活儿,忽然听到广播里说江北双苯厂(吉林市民习惯称的101厂)发生爆炸,上万人需要紧急疏散。他掉头就往龙潭大桥方向开。“能不去吗?!我们都去了!”昨天下午,郑师傅指给我看沿松花江的那条公路,“这条路好走,快,我们都顺着这条路过来。”他说的“我们”,是几百辆跟他一样的出租车。13日下午四五点间,近万人通过松花江上的龙潭大桥、清源大桥从江北撤离到市区。“当时桥已经封了,车不准往里进,那些学生、市民得自己走过大桥。我们就都在桥头上等着,过来就上车拉走,下面车马上再往前上。就这么着,那天这桥头的样子你想象不出来,那叫一个车水马龙!”那天,郑师傅来回拉出来三拨儿人,都是吉林化工学院的学生,“第一拨儿拉了5个,后两拨儿都是4个。都拉到解放大道那边,卸下他们各自去投亲靠友,我扭头再回去拉。那些学生还是有害怕的,其中一拨儿里还有一个女学生犯了心脏病,我直接给拉到松江二医院去了。”那天郑师傅七八点钟才吃上晚饭,9点多从广播里听到空气中已经没有毒了,才算放下心来。那一天,郑师傅没能拉够他的140块车份钱。“出了这么大的事,人命关天,哪儿还会想自己拉活儿的事!”
“这太正常了,那天的出租车司机百分之九十都是不收钱的,有的是客人非要给的。”皇家花园酒店出租车队魏晓曦师傅这样说。当天,像这样自发赶往出事地点去援手疏散的,还有一部分是普通市民,他们驾着私家车上路。他们做了同样的义举,不同的只是事后隐入人海的他们更不容易被寻找他们的记者遇见。
■六七十岁的老人打着车给疏散群众送被褥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郑双师傅一直在听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的广播,听到有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打着车,把自己家的被褥送到收留那些疏散群众的饭店,“还有那更老走不了的,给电台打电话,留下自己家电话,说,‘我把床都铺好了,那些没有地方住的学生,都到我家来吧。我等着哪。’这些电话听得人真是……”
郑师傅是当过兵的人,而且特别挂相,可是他说13日那天晚上,那些电话听得他直想掉泪。
没法确定他听到的是否就是家住龙潭区的64岁老人李凤林打的电话。“那天下午将近4点钟,我听到广播说有这个事,照理儿应该出去帮忙的呀,可我走不远。我就寻思:这指定得有难民啊,这大冷的天玻璃都碎了人怎么呆?我就带着老伴儿、儿子、儿媳、闺女在家里腾出能睡30人的地方,我有自己打的四张大床,一张床能睡4个人,然后有一间屋子在4楼上,热。我把东西腾空,在地板上把被褥都铺好,我给电台打电话,我说我可以接30个人,住宿、吃饭都不要钱。后来有学生打过电话来问,我一直等着,结果也没来。”老人好像挺遗憾。老人的大儿子和女儿都开出租,“我让他们都往那疙瘩去接人,不许跟人要钱,结果姑娘拉了三趟,儿子两趟,都各拉出10个人来。”老人说,“都是中国人嘛,还是本地的,就是外地人来,有难也一样伸手啊。”可老人接下来让记者帮他打听北京的某家所谓医药公司,记者才知道,其实老人刚被这家公司骗走了600元钱。
同一晚,给电台打过电话要提供免费食宿,最终却没有等到人来的,还有龙潭区江北乡哈达村五队56岁的赵淑莲家,她为此心里一直别扭到昨天———“是不是嫌我们这儿是农村,条件差啊”。但是她得到老伴儿和闺女的表扬,她的大儿子开着出租车拉出了几个学生,她16岁的孙子看看奶奶、看看自己的爸,说了句:“咱家还行。”
“打了好久才把电话打进电台”的圣爱颐园敬老院的李党英院长,最终也没有等到人来投宿,但她很平静:“大家都在帮忙,吉林人都有爱国的心,爱弟兄姐妹的心。”金色海岸休闲中心原来打电话说可以接待100人免费食宿,后来居民尤其是老人、学生来了200多人,他们不仅全部接下,而且还体贴地考虑到“我们想学生还是跟外界接触少比较好”,于是,把这个月新启用的新楼的全部包房腾出来给学生,为此他们需要一一跟原来住新楼的客人解释,让他们转移到旧楼。休闲中心的老总葛立平说:“商家当然是以利为先,可商家也是被社会养育的,所以社会有需求的时候,商家也义不容辞。”
28岁的刘刚开了一个小小的“馒头香面食房”,从广播里听到江北爆炸停水停电之后,他蒸了500多个馒头准备送到江北,最后也没送成,这个每天凌晨3点就得起来苦干的小老板觉得自己干的是件不好意思多说的小事:“大家都在往前冲,你也不能落后啊。”
■吉林出租车司机不会说瞎话
吉林人天生就是活雷锋吗?记者最早从国际广播电台听到“11·13”大疏散中吉林人的共襄义举时,感觉像听外国的故事。可在吉林,记者这么说却几乎给自己招来耻笑,晟达出租汽车公司的一位师傅几乎是不耐烦地说:“你要在吉林呆时间长了你就明白了,这根本不算什么。”他告诉记者,在吉林,出租车司机一呼百应,几十辆车救险,上百辆车围堵、接力追歹徒的事儿多了去了。“吉林的出租车司机全国闻名。”这是采访中惟一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姓名的人,但他给记者撂下一句话,“你在吉林采访出租汽车司机,没人会跟你说瞎话。”不由分说里透着一种傲人的群体优越感。
■“都市110”织一张空中自救的网
而在吉林,承担着那一“呼”引来百应之责的,就是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提到的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节目。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那天,“都市110”立即中断正常节目连续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现场直播,迅即启动“都市110”的救援信息平台,同时启动灾难事故应急预案。30余名采编播人员紧急奔赴一线岗位,投入到直播报道中。事故发生后,热线电话爆响不停,求援和要求参与救援的信息源源而来,“都市110”台立刻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从机关到学校,从受灾群众到参与救援的市民,从疏散的老人到撤离的学生,都通过“都市110”关注灾情、关注救援并通报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都市110”及时公布并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调动。
15点28分,一些家长通过电波寻找江北的孩子和亲友,主持人及时播发信息,很快就有了回音。16点12分,一名妇女打来求助电话,称其在疏散过程中即将临产,周围又没有亲人陪同,主持人随即发布信息,要求附近出租车司机前往救助,并通知医院做好相应准备,保证了母子平安。
另外,事故发生后,许多商家、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参加救援,他们中既有提供口罩、塑料布等防护用具的,也有提供饮水和食品的,很多医院也通过“都市110”公布了他们的急救号码和空闲床位数量,表示可以随时接收伤员。
当得知有很多人晚上无处投亲靠友时,他们又表示可以提供住处。铭山绿洲度假村、金色海岸等众多商家和家住鸿博嘉园、幸福花园等各区的成百上千的热心市民以及吉林一中的学生纷纷打来电话告知能安排多人住宿,其中绿生园饭店首批就安置了50多名化工学院学生。晚上8点左右,4名化工学院学生代表特意来到经广“都市110”正在召开的报道调度会议现场表示感谢,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昨天在吉林,好几个热心的采访对象在分手的时候对我说:“过些日子想着再来,别带任务,来看雾凇。”(吴菲)
转自搜狐